1、按要求默写。
(1)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籍《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2、在下面一段对话中,填写上合适的名言警句。
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的学习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
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
晓南说:“‘要像古人说的,_________之,__________之,__________之,_________之,笃行之’。”
我说:“要有恒心,学会坚持‘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
李西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老师说:“你们各有各的办法,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3、读拼音,写词语。
李大钊被捕后,mó ɡuǐ(______)般的反动军阀对他用尽了kù xínɡ(______)。为了bì miǎn(______)党组织被破坏,他誓死保守党的机密。
4、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啊,他竞清晰地听到了圆木那瑞的声音。( )
(2)只要你有一棵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你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
5、查字典填空。
“魔”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 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音节_____ 。“魔”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宗教或神话传说中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比喻邪恶的势力。可组词:_____、____;②不平常,奇异的。可组词:______ 、_____ 。
6、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①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不自哀②,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指卧病在床。②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③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④夜阑:夜将尽。 |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
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
【2】诗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______”和“______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_____)
9、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 午饭是稀粥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 至于菜啦 茶啦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
A. 亲热 B. 蔑视 C. 仇视 D. 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
A. 从水里取东西 B.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 顺手拿或拉 D. 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
A. 派(出去) B. 使离去 C. 消磨(时间、日子) D. 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
A.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 “只好摇那个摇篮。” D. “我再也受不住了。”
【5】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6】找出凡卡挨打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打”在字典中有以下5种解释:①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②殴打;③自,从;④购买;⑤派,安排。
A. 在这段话中“打发”的“打”应取第____种解释。
B. “打酒”的“打”应取第___种解释。
C. “挨了一顿打”的“打”应取第____种解释。
【8】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写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9】在朗读“亲爱的爷爷……我就要死了”这部分内容时,应采取第_______种感情来朗读。
A. 要表达出悲伤痛苦的心情。 B. 要表达出急切而痛苦的心情。 C. 要表达充满希望信心的心情。
10、课外阅读。
不一样的爱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瓜农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瓜农一路恶声威胁。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垂头丧气,任凭瓜农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瓜农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瓜农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无地自容,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瓜农对小孩的严厉惩罚。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赃俱获:______________。
(2)调侃: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从“揪”一词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
【4】第④自然段“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联系上下文,“惨剧”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5】第⑥自然段“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和别的父母的表现形成________。
【6】第⑦自然段“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拒绝的是___________,之所以说“伟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1)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他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他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来最脏最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着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 老师却没有笑 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脸蛋说 是的 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车后座装了一个铁篮子,无法多载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 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是因为笨才善良 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给文章第6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纯真一一(_________) 怪异一一(_______) 复杂一一(_______) 央求一一(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表现了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写了阿瓜的哪几件事?请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取笑阿瓜的同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②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圆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下列哪个词语和“司空见惯”的意思不同?( )
A.层出不穷 B.熟视无睹 C.见怪不怪 D.屡见不鲜
【2】第②段中的“这一特点”指的是( )
A.实验中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B.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C.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变红了
D.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紫罗兰花瓣会冒烟
【3】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表。
人物 | “?” | 从“?”到“!”的过程 | “!” |
波义耳 | 紫罗兰遇到盐酸为什么会变色?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拉直变成“!”,作者这样表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观点。(______)
(2)波义耳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______)
(3)作者选取了化学家波义耳的事例来证明观点,很有说服力。(______)
【5】如果再给选文添加一个事例,下面两则材料,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一
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澡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不断溢出,这是为什么呢?其他物质浸入水中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吗?他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还帮国王测定了皇冠的纯度。
材料二
莱特兄弟自幼爱好机械,向往飞上蓝天,他们努力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鸟类的飞翔秘密,探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进行飞行器的研制。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飞,经历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我选择材料(______),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_______、牧师的______、法官的_____、老师的_____,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按照课文内容把选段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用文中的原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看出,他们向往的生活是______
A. 做海贼 B.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C. 做让人敬仰的英雄。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
①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拉里•萨莫斯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讲话:“在哈佛,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
②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以毕生精力写成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向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教会为之震怒,世界为之震动。坚信科学与真理的哥白尼,以一句“我不会在任何责难面前退缩下来”做了回应。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毫不留情地终结了被中世纪封建神学奉为至宝的“地心说”理论的地位。歌德说:“哥白尼的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哥白尼以自已的思想和学说,将人类的世界观整个颠倒了过来。
③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面对强大的英国殖民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被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并以此作为美国国家的立国之基、独立之魂。它像照耀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激情之火。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④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曾经因闭关锁国而危机重重的日本,至19世纪中叶,决意“维新”求变。1868年,明治政府发表维新誓文,昭告天下: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日本以这种胆略与勇气,将维新成为全民的统一意志,绝处求生,走出灾难,迈上了观代强国之路。
⑤思想胜于权威,究其因果,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思想、大思想、科学思想,代表了真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创新。而权威败于思想,这权威看似强大,似乎不可一世,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代表了落后,代表了守旧。权威在思想面前最终败下阵来,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
【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以此为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第①段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的话,其作用是( )
A.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B.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C.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3】为了说明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4】结合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经历,举出一个支撑文章观点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题目:XX,我想对你说
要求:(1)快毕业了,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别人述说,如老师、同学、自己的家人,请选择一个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之前想一想: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选择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例来写出你心里想说的内容。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③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