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里。
赏( )悦( ) 前( )后( )
( )风( )雨 如( )如( )
有( )必( ) 自( )自( )
(1)现在的家长有点儿过分宠爱孩子,对于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阳春三月,公园里的各种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让前来游玩的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语文课上,李老师一句幽默调侃的话让同学们笑得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望洞庭》)
2.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3、根据平时积累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笑”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弈》中两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学习效果却差异很大,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手法,《石灰吟》以石灰作比,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尚品质;《竹石》则借竹子的坚韧,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引用文学家的___________话,文中说___________的死重于泰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__________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书中的鲁滨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日期的,在荒岛上,他最好的帮手是___________,在这里度过了___年才回到英国。
4、《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通过对李大钊( )到( )的回忆,展示了( )和( ),表现了作者( )除了开头外,文章是按( )、( )、( )、( )的顺序来叙述的,本为是( )文章,作者采用( )的叙述方式。
5、选词填空。
嘹亮 响亮 洪亮
1.你听,这( )的军号声,多么激动人心啊!
2.谢厂长的嗓音特别( ),给全厂几百名职工讲话从不用麦克风。
3.我觉得最( ),最鼓舞人的一首歌是《歌唱祖国》。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和《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和(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锤万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
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9、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中“茫茫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
A.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察觉 B.作者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办法
③在选文中找出一句同样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____、____、____等寻常的小事中,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
【4】选文朗读时的感情基调是( )
A.豪迈
B.坚定
C.感慨
D.悲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像鸟儿唱歌一样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菜园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跋涉,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叮当”,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做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声音清亮好听。________
②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________
【2】“捧”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双手托;②量词,用于能捧的东西;③奉承人或代人吹嘘。在“吹捧”一词中,“捧”应选择第________种解释。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论骡子做什么事情,铃铛都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让骡子满心喜悦。
B. 骡子闯进菜园,铃铛发出声音,是警告它在菜地里胡嚼乱踩的行为是不对的。
C. 骡子拉货回村,铃铛发出声音,是赞扬它吃苦耐劳,激励它取得更大的成绩。
【4】用“________”画出描写菜园主人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菜园主人________的心情。
【5】听了铃铛的解释,骡子会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骡子的神态和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悉一一(_______) 喜欢——(___________) 坚强——(_________)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例:(壮实的)身体
(___________)小铜牛 (___________)身骨 (____________)腿脚
(___________)犄角 (___________)尾巴 (____________)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
(1)对牛很熟悉。( )
(2)非常喜爱牛。( )
(3)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12、课外阅读。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 [撒 洒] 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 [zhuǎn zhuàn] 。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 [虽然 不是] 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 [贯 惯] 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 [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用“\”划去短文[ ]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
【2】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
①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_________)
②精神、力气消耗已尽。(_________)
③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_________)
④事情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__________)
【3】按要求画句子。
①用“ ____ ”画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语句。
②用“ ~~~~”画出解释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
【4】下面与原文意思一致的语句是______。
①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其次选准方向,关键是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②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关键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③人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有时也考虑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5】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
①“毛毛虫”和 比塞尔人: __________
②肯•莱文:______________
【6】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空虚(______) 头涔涔(______) 泪潸潸(______)
【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_______和_______。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4】面对如此匆匆而过的时间,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选自《海底两万里》)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我们”被关在什么地方?( )
A.船上。 B.潜水艇上。
【3】画线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对话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4】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尼德·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请你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③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④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2)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让你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一篇作文,把你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写出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在叙事的过程中,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或者你的看法。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3)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中,一定有不少人给予你关心和爱护,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并选择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或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4)童年时代是一个善于幻想、感情丰富的阶段,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渴望遇到一位知心朋友,渴望有机会向爸爸妈妈表达爱……请你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自己的渴望写下来,注意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5)张军说:“我们班的李明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胡小兰说:“李虎每天都虎着一张脸,像一只大老虎。”如果你把自己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想一想:你的同学们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请以“小小‘动物园’”为题,选取班里的几个同学,给他们每个人写一段话,组成一篇习作,语句通顺。
(6)书法、国画、剪纸、戏曲、武术、象棋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介绍,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用语准确,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