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许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____________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___________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____________

  •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民(   )   拖(   )   委(   )  

    岷(   )   施(   )   萎(   )  

    抿(   )   迤(   )   逶(   )  

     

     

     

  • 3、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

    2.______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年少______ 挤眉______ ______八落 ______万确

    2.体态______ 人喧______ ______之长 ______寸草

    3.血迹______ 奔腾______ ______深长 ______撩人

    4.缓缓______ 绿草______ ______自在 ______丁冬

    5.喜笑______ 张牙______ ______阑珊 ______相对

  • 5、判断句子类型。

    (1)我的诊所里再不要见到这样的胆小鬼!_____________

    (2)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____________

    (3)《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

    【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

    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_________图 B.__________图 C.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解释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要善问

    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习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的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还要知其所以然

    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文中用“———”标出。(2分)

    有什么好处?要注意哪三个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善问善问德要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不仅要知其,还要知其所以然。(2分)

    解释:然:_________________   所以然:________________

    是学习中的小窍门,请写两则关于此方面的格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三顾茅庐

    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国家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②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③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④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⑤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顾”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或注意;④前来购物。“三顾茅庐”中“顾”字的解释应为:____________

    【2】用“ ”画出刘备求才心诚,对诸葛亮尊重的句子。

    【3】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篇文章选自哪部著作吗?你还知道哪些这部著作中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挨”在文中应该读作_____,通过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我”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做的事情是(       )。

    A.玩跳房子   B.看着天上的云彩走 

    C.看画报         D.和一群比“我”大的女孩玩

    【3】文中画“﹏﹏”的句子中,“我”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出了“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

    C.“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

    D.写出了“我”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 12、阅读理解。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  小女孩叫起来  啊  请把我带走吧  我知道  火柴一灭  您就会不见的  像那暖和的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  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

    2标点也很重要。我要给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火光中出现的一切都只是小女孩的幻觉。结合全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我还发现了这句话的特点,可以仿写一句:_____

  •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长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绺白发披到脸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1)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请你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  充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  抓住)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1敌人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为了抓____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2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用“__”画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第一段用的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静态描写

    4用“√”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5用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 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的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