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欢乐谷。
1.一般来说,“成长纪念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部分。
2.书信的格式一般由___________、问候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署名、___________这六个部分组成。
2、《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孔子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又是这样安慰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词语。
风尘(______) 迫不(______) (______)典雅 (______)苦干
后不(______) 销声(______) (______)落后 (______)为夷
足蹬(______) 能者(______) (______)路口 (______)一样
号啕(______) 忠于(______) (______)还休 (______)玲珑
步履(______) 望洋(______) (______)燃萁 (______)百顺
4、比一比,再组词。
宅(_____) 址(_____) 掘(_____) 豪(_____)
它(_____) 扯(_____) 倔(_____) 毫(_____)
扑(_____) 隐(_____) 建(_____) 燥(_____)
朴(_____) 稳(_____) 健(_____) 躁(_____)
5、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完成练习。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对这样写的好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阅读
B.压缩了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被作者所折服
D.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2)根据中心观点的提示,引用名句,完成填空。
①当我以“奉献”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我想引用_______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我以“励志”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我想引用_____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我以“诚信”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我想引用_____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蹊”有两个音,“xī”音的意思是“小路”,“qī”音的意思是“奇怪、可疑”。在本诗中应选读音_________,另一个读音可组词: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满”字我体会到___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二字也与“满”字表示的意思相近。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慨叹,其中一个“__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3】诗中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了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的自然法则。
D.诗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描写园中葵、百川等景物,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9、阅读理解。
满架秋风扁豆花
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走过。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个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本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1】第七自然段“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中“那个姿势”指的是( )
A.与时光握手言欢
B.采摘扁豆
C.认真地在读一本书
D.坐在门外的扁豆花旁
【2】作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 )
A.赞美扁豆花很漂亮
B.赞美老妇人爱读书
C.夸赞扁豆好吃
D.歌颂生命不息
【3】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照应开头
B.呼应前文
C.总结全文
D.点明中心
【4】“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洞探险
过了几天,汤姆的同学贝奇过生日,家里决定在山上给她举行野餐会,让孩子们都参加。餐后,孩子们都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听说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他们想进去探险。汤姆和贝奇走在最前面,他俩举着蜡烛,顺着黑乎乎的通道,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洞里的景(观 关)。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jū jù)他们的心灵,他们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里走去。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洞,上面有好多蝙蝠,一大团一大团地聚集在一起。受到亮光的惊(拢 扰),蝙蝠铺(pū pù)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突然,贝奇说:“咱们这是到哪里了?”
汤姆一愣,他发现自己也迷路了。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饿,艰难地在洞中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有时实在困了,就躺下歇一会儿。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贝奇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他总是对贝奇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1】在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音节下面画“√”。
【2】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他们的心灵。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和贝奇进洞探险,他们遇到了什么情景才迷路的?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4】哪些语句的描写说明汤姆和贝奇真的迷路了?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5】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图书广告宣传画
【1】这则广告介绍的图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这两个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游
今天,我们去江洋畔生态公园春游。
下了车,顺着一个陡峭的小山坡往上走,江洋畔生态公园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碧绿的杨柳树;不知名的野花;黄色的油菜花;白色和黄色的小蝴蝶,树上的小鸟叫着,它们都是春天的使者,装扮这个公园,再加上蓝天和白云,让我们有种放下沉重的书包,那种很轻松的感觉,呼吸一口空气,让我感到一股春天的气息:清新和自然。
这里虽然没有很特别的风景,是那样的不起眼,也许你会想:杭州哪里不好去玩,怎么偏偏就来了这里呢?
原来公园的前身是杭州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积场,堆晒了六年,在淤泥中的水生和陆生种子都发芽了,形成了各种植被,再加上湖泊和池塘等,引来了鱼类、鸟类和两栖类动物,它们在这里觅食、栖息、繁衍后代……园林部门没有拔掉一草一木,把它保护起来建成了这个生态公园。
我们对公园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的力量的同时,感受到了江洋畔生态公园与其他公园的不同和独特之处:神奇和自然。
没有特别的风景,没有鲜艳无比的花朵,有着最自然的蓝天、白云、绿树和清风,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野餐、嬉戏和欢笑,享受小学时代最后一次春游的快乐,那是最自然和值得留恋的。
【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有志者事竟成
①从古至今,没有人能不下功夫就做成一件事。在中国有一句千古不变的话,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就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翻开历史的典籍,便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②比如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上千次,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屡屡失败而放弃。最后,他成功发明了电灯。他是靠了什么?还不是靠了志气和那坚强的毅力吗?
③还有身残志坚的大师史蒂芬·霍金,他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但是,在他美好的大学后期,他竟患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导致半身不遂。不过他还是通过艰辛的努力,进入了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他是靠了什么?还不是靠了志气和那坚强的毅力吗?
④威尔玛·鲁道夫是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之一,3枚金牌的获得者,被人们称为“黑色羚羊”。但你知道吗?她因为早产而险些丧命,又因为在4岁时患了重病而导致左腿瘫痪,在她13岁时才可以勉强行走。但她立志要当跑步运动员!在随后的几年里,她参加的每次比赛都是倒数第一,每个人都劝她放弃,但她还是坚持跑着,直到在一场比赛中取胜。他是靠了什么?还不是靠了志气和那坚强的毅力吗?
⑤历史的诸多事实证明: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以此信条,不断激励自己走向成功!
【1】写出3个“屡屡失败”一词中,与“屡”字读音相同的字,并给它们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文章要说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的事例有:_____________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3】认真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做练习。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所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晩上丈夫回来,急得双脚直蹦,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_____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_____最后终于彻底破产_____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_____她悔恨地流着泪说_____我明白了_____
【1】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文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果然________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________最后终于彻底破产________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________她悔恨地流着泪说________我明白了________
【3】填空。
①“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文中有一个词与“兴隆”的意思相同,这个词是:________。
【4】文中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请把妻子可能说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21、作文。
如果人真的能有特异功能,你想拥有哪种?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假如我能 ”为题,写一两件你运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所做的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要健康、有意义。3.事件要完整、具体,语句要流畅。4.400字以上。(作文纸自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