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diāo shì xiāo sǎ mí màn kù ài zhū hó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多音字组词
供 gōng ________ gòng________
挣 zhēng________ zhèng________
倒 dào________ dǎo________
3、《鸟鸣涧》中描写山涧的幽静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
4、根据知识积累填空。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千军万马”说的是我国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
(3)《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两人学弈时的不同表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标题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要熟读精思,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认真思索,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
(4)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5)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6、阅读。
【材料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特。
【材料二】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问。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材料一中的“元日”指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情景。
【2】材料二中的“端午”是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伟大诗人 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________月 ________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柴侍御①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②接武冈③,送君不觉有离伤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⑤。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通波:四处水路相通。③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④离伤:离别的伤感。⑤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
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
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
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
【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9、阅读芳草地。
不要出声
周总理从玉泉山治疗癌症回到西花厅后,恢复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张医生老是劝总理做全面检查,而总理每次听到,眼神里都会透着不情愿,低声(恳求 要求)医生:“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往往都是以周总理胜利(完毕 告终)。没过两天,张医生又来“拉锯”,拉来拉去,磨来磨去,周总理实在(忍受 忍耐)不住反复“拉锯”,不得不去接受一次复查。
6月初的一天,夜里一点多,秘书纪东忍不住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他看着手表提醒:“总理,时间不早了,还有14分钟。”因为越南外宾已经来华,要求马上就见周总理,外事活动安排在半夜两点。周总理似乎也累得不行了,觉得该歇口气了,就很听话地站起了身子。“唔,你们作准备,我刮个胡子。”周总理身体微微一晃,又迅速恢复了以往那种快速敏捷的步伐。秘书一看所剩时间不多,看来周总理又顾不上吃饭了。他马上给负责招待工作的领导打电话,让在会谈场所准备一点儿吃的东西。
秘书刚打完电话回来,就见客厅里人来人往的,大家都很着急地在找总理。秘书一惊,这怎么可能呢,刚才还说去刮胡子,怎么会“失踪”了?
大家这才想起来去卫生间里寻找。门推开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只见周总理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儿的刮脸刀,歪着身子,倚在镜子前睡着了……瘦削灰黄的面孔上是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紧紧闭着的眼睛。
大家站在门口,谁也不愿意上前叫醒总理,相互看看,感觉每一个人的眼睛里就一个愿望——不要出声!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根据提示梳理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谁)在_________情况下,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周总理的形象。文字不多,却反映出周总理(______)的高尚品质。
A.尽职尽责 B.一丝不苟 C.舍己为人 D.大公无私
【4】周总理“在洗手间睡着了”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_____”画出相应的语句。在这个姿势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是周总理高尚品质的高度体现。
【5】下列对选文结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大家对周总理的关心和心疼
B.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C.与题目相呼应
D.直接点明了周总理高尚的品质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相传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时,因为他喜欢吃鱼,许多人就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___老师___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___公孙仪的学生向公孙仪笑着问___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___这是为什么呢___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按人家的意愿办事,就难免要犯法,一个正直的人不该这样做。试想,如果我犯了法,就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
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文中含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的一句话,并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平安幸福。
【5】短文反映了公孙仪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好品质。
11、阅读理解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却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地想起向听众致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美妙的、家喻户晓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却一点儿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的 这就是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过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上了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是盲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盲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了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1】给第4、5自然段补充标点符号。
【2】微细雕刻的工艺师向人们“捧出的艺术花束”是什么?在文中用“﹏﹏﹏”标出来。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练兵场
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俘 虏
普鲁士人都躺在地上了,枕着自己的大风衣,发出了六种不同的、但都是骇人的鼾声。
忽然一声枪响,那枪声是非常震耳的,可以叫人相信放枪的地点就靠着房子的墙外。那些士兵立刻都站起来了。不过枪声又响了两下,随后又是三下。楼上的门突然开了,年轻的法国主妇赤着脚走下楼来,身上只披着小衫,手里端着一只烛台,神色像是张皇得很。她说道:“法国兵来了,至少有两百人。要是他们在这儿找到你们,他们就会烧了这所房子。赶紧到地窖里去躲躲吧,并且不要弄出响声。倘若被发现,我们就都没命了。”
那个神色紧张的中士喃喃地回答道:“我很愿意,应该从哪儿走下去?”
年轻的妇人连忙托起了小洞上的那块厚厚的四方木板,六个人就一个跟着一个,凭着脚尖去探索梯子上的落脚处往下走,最后都从那条螺旋形梯子下面失踪了。
不过,在最后一顶铁盔的尖子消失以后,她就盖上了那块沉重的榆木板——这木板厚得像是一堵墙,硬得像是一块铁,有铰链、有锁簧,她用钥匙把那监狱式的锁簧旋了两转。于是,她就开始笑起来,她带着一阵想在这群俘虏的头上跳舞的疯狂欲望,不声不响地笑了起来。
1.解释下列词语。
俘虏:
骇人:
2.从“神色像是张皇得很”中你读懂了什么?
3.用“ ”画出表现年轻妇人欣喜若狂的句子,说说她为什么这样做?在你心目中,这位处在亡国阴影中的法国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14、课内阅读。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了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 “湛蓝”的“湛”字,用音序查字法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湛”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深;②清澈;③姓,“湛蓝”的“湛”的意思是( )。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迫切( ) 吟唱( ) 浑厚( ) 映衬( )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再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中,对于山中的“朋友”,作者在称呼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句补充完整,并用直线与诗人,诗题连起来。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 杜甫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 陆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