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鞍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将诗词句补充完整,并与相应的传统节日和作者连线。

    爆竹声中_______,春风送暖入____    七夕节        林杰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_______       元宵节       欧阳修

    家家___望秋月,穿尽___几万条。    春节         杜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_______        清明节       王安石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开篇点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 ),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 )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 ),要( ),要( )

  • 3、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

     

  •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排山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得__________

    司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他坚定地说:“为了革命事业,就算______________也在所不惜!”

    (2)对于妈妈来说,小弟弟的无理取闹已经是____________的事了。

    (3)_____________,记者在成都市也发现了与重庆市同样的情况。

  • 5、下面的一些歇后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请补写出来。 

    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________

    ②小和尚念经——________

    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________

    ④此地无银三百两——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书愤:__________________   (2)早岁:__________________

    (3)衰鬓:__________________   (4)名世: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______(人名)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引用了三国时______(人名)的典故。

    3“书愤”之“愤”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____________,并在诗中通过______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5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欣赏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xíng háng)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ăn zhuàn)溪桥忽见。

    【1】这是______代词人________写的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2】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下列描写雨的诗句表现了雨的哪些特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A.温柔润泽     B.零落稀疏     C.绵密繁多

    (1)“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雨的____________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词人人生得意之时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赞誉之情表达出他仕途得意的心情。

    B.前四句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喜悦。

    C.“星”和“雨”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愿想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片段第1句话中“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____________

    【2】毛泽东同志在讲牺牲这个问题时,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片段中体现革命队伍同志情谊的句子。

    【4】对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你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大舞台。

    《巨鲸腹中历险记》(节选)

    按原先的安排,史蒂夫将在鲸腹中待到一个小时。他身上携带的无线定位发报器可以让考察船及时跟踪巨鲸以及它腹中的史蒂夫。考察船将紧紧尾随那头蓝鲸,随时接应从鲸腹中脱身的史蒂夫,另外,当史蒂夫遇到危险时,留在考察船上的助手将采取紧急措施,营救史蒂夫。

    当史蒂夫进入鲸腹后,那头蓝鲸似乎恢复了刚才的平静,它依然悠然自得地时而浮出海面,时而潜入水中。一个小时过去了,考察船上的人们未见史蒂夫出来;15分钟又过去了,史蒂夫仍未出来,船上的人们开始沉不住气了。史蒂夫的助手皮特与随船的鲸类保护组织人员达成协议,如果再过半小时仍不见史蒂夫出来,他们将射杀这头蓝鲸,展开营救行动。

    正当船上的人们焦急不安,为史蒂夫的命运担忧时,身陷鲸腹的史蒂夫也在经历一场生死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在慢慢丧失,由于特制的潜水服十分笨重,史蒂夫活动起来并不方便,但他仍然在继续努力,试图摆脱周围物质的羁绊。随着胃酸将鲸腹中的食物慢慢地腐蚀掉,史蒂夫终于获得了更大的行动空间。他伸手在黑暗的鲸腹中摸索,试图找到通往咽喉的食道出口,然而,他在那些滑溜的腹壁上摸索了半天,也无法确定哪儿是食道出口。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史蒂夫知道,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他必须找到一个方法,从鲸腹中脱身。

    突然,史蒂夫的脑子里一亮,他有了一个主意,但这却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主意。可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孤注一掷了。史蒂夫打开压缩氧气的另一个出口,只给自己留了一点点,然后将全部压缩氧气放入鲸鱼腹腔,顿时,鲸腹中仿佛翻江倒海一般,咕噜咕噜直响,史蒂夫也不断用四肢在里面搅动。腹中的极度不舒服使这头巨鲸在海水中上下翻滚,最后,它实在是忍受不了,将腹中的东西连同史蒂夫一起呕吐出来。

    史蒂夫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快速地向前推去,他翻滚着,身不由己地向前冲去,这股力量是如此之大,史蒂夫就仿佛一枚炮弹一样,从巨鲸口中被冲了出来。

    史蒂夫眼前一亮,他又看到了蓝色的海水,不一会,蓝天也映入了眼帘。正打算杀鲸救人的皮特看到鲸口中喷出了史蒂夫,不禁又惊又喜,赶紧放下一艘摩托艇,将史蒂夫拉了上来。

    史蒂夫的潜水衣上沾满了黏滑的液体,那气味十分难闻,类似腐败的鸡蛋和鱼的味道,人们用海水将他冲刷干净,随后给他打开潜水衣,史蒂夫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依然朝大伙举起双手,用洪亮的声音喊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史蒂夫·凯伦的这次行动不仅在人类冒险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目前,史蒂夫正在策划他的下一次冒险行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2文中写船上的人们开始沉不住气和焦急不安的心理,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

    3史蒂夫是采取什么办法让自己脱身鲸腹的?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

    4分析史蒂夫能够成功脱身鲸腹的原因。

    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chà chāi)。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bó  báo),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是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由(中 忠 衷 终)的快乐。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以前得到这个奖项的大都是“社会精英”,这一年政府却将其颁给了清水龟之助。开始,有人对一个邮差获此大奖感到不解。但是,在得知清水龟之助的事迹后,他们改变了看法。很多人认为:经济界人士给民众带来了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而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清水龟之助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枯(躁 燥 噪)的工作。清水龟之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随母亲到寺庙去进香,看到老和尚在洗鲜桃,孩子站住了不想走。老和尚便把洗好的桃子递给孩子,但母亲不让孩子伸手接,并对老和尚说:“师父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子若是给了他,您就少了一个!”老和尚听后便笑了:“我少吃一个挑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老和尚把鲜桃塞到孩子的手中,飘然而去。

    清水龟之助说,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他做邮差时,最初很苦恼,但他不想把自己的苦恼传染给别人,因此,始终在工作时露出笑脸。他看到那么多人在接到信件时露出了微笑,那一份份快乐又传递给了自己,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访谈播出后,人们对那段精彩的对话好评如潮。后来,人们就把清水龟之助称做“传递快乐的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邮差________chà chāi

    微薄________bó báo

    ________(中 忠 衷 终)

    ________(躁 燥 噪)

    2文中用哪个成语形容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____________

    3画线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________

    4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向我们介绍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文章为什么还要写第二段?(   )

    A.因为这次访谈很重要,很成功。

    B.因为第二段揭示了清水龟之助成为“传递快乐的人”的原因。

    C.因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D.因为清水龟之助讲的故事很有趣。

    6在学习或生活中,你一定给他人带来过快乐,你一定享受过他人给你带来的快乐。请选择其中的一次经历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找寻桑梓的味道(节选)

    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样……

    野菜——永远的佳肴

    烂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倒腾出一些新鲜的野菜来,让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炒鸡蛋,色泽碧绿,清香宜人。枸杞头有多种功效。因为我近视,每每吃时,母亲总喜欢过分强调它的明目功效,说:“多吃点,这东西吃了眼清目亮。”

    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至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儿心,色如翡翠。母亲把饺子往锅里下的时候,我总喜欢站在锅边,看着一只只小白鹅样的饺子在滚开的水里翻腾,伸着脖子直咽口水,恨不得喉咙里都伸出手来。

    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槐花——最美的记忆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的槐花捋(luō)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地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

    记忆里的画面总是很清晰,穿着的()确良的年轻母亲,流着长长鼻涕的童年伙伴,在荷花池塘边洗衣服的姐姐,站在铁皮船上沧桑的摆渡人……那首熟悉的纳兰词总在我耳边萦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注释】①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有删改)

    【1】写出三个形容花香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______

    (2)指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_______

    【3】作者记忆里的故乡有哪些清晰的画面?用“   ”画出来。

    【4】野菜成了“我”永远的佳肴,也使春天充满了美丽迷人的气息。请你写一句有关春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写了两件事来找寻故乡的味道,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背影

    ①我年前得了病,一天一天地人也日渐消沉。父亲每天夜里等到家人睡着后,在阳台悄悄地燃起了戒掉二十多年的香烟。我,躺在看得见阳台的床上,假寐便寐出了眼泪。

    ②八千里路云和月,父亲陪我从南到北直达首都求医。行色匆匆安顿好,第二天便按照别人的指点,清晨四时赶到协和医院排队挂号。等候的时候,我久久地看着地上,很多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我与父亲沉默无语。在地上,他的影子被很多人的影子覆盖住了。

    ③在协和医院看过病后,我与父亲又经别人介绍直达齐齐哈尔市。我们往返于旅馆与诊所之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父亲瘦瘦的身体一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忍受针灸的痛楚。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疼痛而拒绝治疗,父亲冲我吼起来:“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望着那双逐渐模糊的眼睛,我才懂得,父亲承受的是两个人的疼痛,我的和他的。在往后的治疗中,我的勇敢和坚强,完全来自父亲的疼痛。

    ④当我终于走出医院的那一天,父亲却因肠胃炎住进了医院。我站在病床边,守着因经受折磨而筋疲力尽的逐渐睡着的父亲。那晚也有月光,从薄薄的窗帘透了进来,洒在父亲身上,影子正好投在一面墙上,那样小小地蜷缩着。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因呼吸而轻微起伏的影子,仿佛在欣赏一座黑黑的山脉,它有着无比的坚硬,又有着月光一样的温柔。

    ⑤望着那轮圆月,我心中便如放电影一般流过了这一段八千里外求医、父亲与我相依为命的日子。月亮上的一滴水,渐渐挂上我的眼角。墙上那个躺着的影子微微动了一下。我突然想到,我凝视着的,正是父亲真实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影子,因为在我流泪的那一刻,影子不会颤动。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______

    (2)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_______的《满江红》。在第②自然段引用是为了说明_______

    【4】“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孩子的“疼”指_________;父亲的“疼”指_________;父亲吼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山脉”既是“坚硬”的又是“温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照应文题,文中有两处写到“影子”。第一处是__________的时候,第二处是________的时候,后者比前者笔墨多,且有深刻的议论,是因为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去参观

    暑假里,刘艺所在的小队组织假日小队活动到博物馆去参观。

    [参观注意事项]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

    冬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4:00-17:30(17:00停止入场)

    夏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5:00—18:30(18:00停止入场)

    2.请将背(挎)包存入寄存处;

    3.展厅内请勿吸烟,请勿大声喧哗,请勿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请勿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

    地址:天海市文化中路125号       电话:021-8898332       票价:免费

    【1】阅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同学们参观的博物馆是“天海市历史博物馆”。( )

    (2)刘艺和同学们约好在周六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是开放的。( )

    (3)大家进了展厅内才发现刘艺忘了存包,同学们大声喊她去寄包。( )

    (4)赵海听说闪光灯对展品有伤害,就提议在展厅角落开闪光灯拍合照。( )

    (5)妈妈找刘艺有事,赶到博物馆时已是17:10,被告知不能入内。( )

    【2】出发前一天,刘艺忘记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了确认一下,她应该拨打什么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艺和同学们出发时,准备用导航寻路,他们该在搜索地址栏上填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 16、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为了崇高的理想,多少先烈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实践理想,多少英雄抒写着动人的篇章。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是催人奋进的风帆。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你准备怎样去实现理想?请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