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吴忠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积累填空。

    1.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描写的是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一路斩妖除魔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我最喜欢里面的______________这两个故事。

    2.善良是仁德的开端,就像《孟子》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关于君子与小人有这样的两条论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经常做坏事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3.从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如谐音,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再如字谜,谜面“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的谜底是____

  • 2、根据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

    自然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自行车的“丁零”声,摩托车的“______”声,打雷的“______”声,______的“______”声,______的“______”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快和谐的交响乐。

  • 3、为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1.凡卡撇撇嘴,拿______手背揉揉眼睛,抽_____了一下。

    2.他想:我不睁眼了,睁着眼看哪哪都像鬼影幢幢_____________。可是不行,放哨怎能闭眼睛?放哨要用的恰_____双眼。

    3.巢________落在地面,小耗子又会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4.正当幼龟_________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 4、诗词、名句积累。

    (1)“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是说成才要勤学苦练。

    (2)不要为自己的缺点叹气,“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物无全美”。

    (3)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探索未知,毕竟“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4)“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 5、内容理解: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相传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_所撰。

    (2)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鉴赏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①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1根据诗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首诗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和其他几句诗的关系是什么呢?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 8、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①立根      。②

         还坚劲,③任尔东南西北风。④

    注: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③坚劲:坚韧刚劲。④尔:你。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

    童年(节选)

    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车来的。”“我年轻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下是扎人的石块儿!没日没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弯成了弓。骨头嘎嘎地响,头发都晒着了火。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亲爱的阿廖沙。那可是有苦没处说啊!我

    常常脸向下裁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万事皆休!可我没有去死。我坚持住了。我沿着我们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走了三趟。有上万饿里路!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我突然觉得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

    【1】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我”眼中的外公发生了什么变化?用”___ ”在文中画出来。

    【2】在“我”眼中。外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小说情节。选择正确的答案。( )

    A.残酷无情,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地发作。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形象。市侩气十足。

    B.善良慈爱。爱亲人、邻居。爱所有的人。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内心深处绽放着仁爱之光。

    C.善良慈爱。能辨别好坏。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度过自己的童年。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D.他是-一个手工业者。老实本分,但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 10、阅读短文《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完成习题。

    ①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点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在讲台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

    ③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④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一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桔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⑤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喧,微笑叮咛,没有半点火药味儿。

    ⑥旅行的途中,我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建议,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

    ⑦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握手.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一起。

    ⑧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连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些什么。我相信,他们一定都学到了……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③段中同学们的表现在变化:哗然—__________—沉默

    3文中两次写到“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第一次握手是因为_________,第二次握手是表达________

    4第③段中老师离开教室后,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请补写你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同学们通过这堂精心设计的课学到了很多,那么,聪明的你从这篇短文中学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湖心亭

    江南多湖,湖心常立小亭。烟中,雨中,晨霭中,斜阳中,弄一番景致。

    只是,湖水有声,舟楫有声,绿阴有声,钓钩有声,然亭子无声,月月年年。

    但,亭子无门,亭亦无窗。永远不会关闭,永远不会开启,从来不曾有过拒绝.,自然从来也不曾有过勉强的挽留。

    坦坦荡荡,不掩半点表里,磊磊落落,不藏一隅阴恐,四方水色,八面天光,东西南北的风,春夏秋冬的气,晴霞明荷,阴霾暗柳,渔三更,落梅笛怨,一概收容,一概接纳。

    让欢娱到达,让甜蜜到达,让欣慰到达;也让失意进来,让惆怅进来,让离愁别绪进来,随来随往。一切都予以包涵,一切都不必留下。

    不,会留下的。那揽月的翘檐,那簪霞的尖顶,那笼烟的扶栏,那枕云的倒影——会留在人们生产劳动中一个或温馨或失意的小憩里。日复一日,湖水会积淀多少丰富的语言啊! 然而亭子始终沉默。

    是的,我爱湖心亭的沉默,我敬湖心亭的沉默。沉默是由于丰满,沉默是由于含蓄,沉默是由于深广,沉默是由于阔大。

    江南有许多的湖,湖中有平凡的事——湖心亭,透明的心!  

    愿人们的心潮也有这样透明的亭!

    1文章表面写湖心亭,赞湖心亭,实际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先写“湖水有声,舟楫有声……”后又写“亭子无声”?此处的“无声”与后文何处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亭子的“无门无窗”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文章,用“——”画出一个排比句,用“﹋﹋”画出一个对偶句,并说明对偶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多彩的阅读园地

    阅读文段《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完成各题。

    到星期四晚上,①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

    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______

    B.句②运用了心理描写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______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可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指____、“风景”指_______、“灵魂”指________

    【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字作名,干吗要用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 1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这六年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令你难忘的事又是什么?请你仔细想一想,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