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词语中不含近义词的一项是(   )

    A.面红耳赤 B.眼疾手快

    C.慌里慌张 D.提心吊胆

  • 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B.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C.“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D.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惩             

    B.香喷       

    C.             

    D.一       

  • 4、《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意思是(  

    A.果树把小朋友的脚绊住了。

    B.小朋友太喜欢吃水果了。

    C.秋天的水果太香甜,吸引着小朋友不想离开。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满目 物美价廉________ 佳肴________

    一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无比

     

  • 6、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A、__为什么__老师惊讶地问__

    B、小丽问陈明__这块橡皮是你的吗__

    C、__好极了__爸爸紧接着问道__你的朋友来了吗__

  • 7、请默写一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

    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huò zhě chénɡ shí kě xī   huī què

     

    ɡǔ lì jiāo   wài            sàn   bù   xiōnɡ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下面是厦门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做的《关于行人过马路的调查报告》,请仔细阅读报告,完成练习。

    关于行人过马路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新闻里经常报道发生在十字路口的悲剧,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十字路口有许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主要表现为闯红灯。我总共记录了291个行人的表现,其中有149个行人闯红灯。他们有的一边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一边不顾红灯,横穿马路;有的看马路上一时没有车辆,就闯红灯;还有的好像视车辆为空气,一路跑着闯红灯。有142个行人没有闯红灯,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一直等到绿灯亮了才走。还有些人在过马路时看手机。

    四、结论

    1.闯红灯的人数大约超过了50%,应该对市民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

    2.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很危险,我们小学生一定不要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说服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

    1读调查报告,学生们进行这次调查的起因是(  )

    A.学生们觉得非常好奇。

    B.学校组织的课外拓展。

    C.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

    D.新闻里经常报道发生在十字路口的悲剧。

    2本次调查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

    A.上网查询 B.实地观察记录

    C.询问警察 D.查看监控记录

    3在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应该把(  )部分写得最详细。

    A.问题的提出 B.调查方法

    C.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D.结论

    4读了这篇调查报告,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1】从这两个自然段里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观察了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梅一边长,一边发生着变化。它的刺是在长熟时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颜色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梅是真的变黑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根据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颤颤惊惊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1. 你是愿意做家鼠还是田鼠?为什么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12、课外阅读  

    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1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  ________ 一再询问,表明______________

    2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换 C.声音延长

  • 13、阅读与理解

    海滨小城(节选)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联系上下文,理解“热闹”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这个句子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你还喜欢哪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呢?请你用“_____”画一句。

    【3】第①段围绕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试着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

    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螳螂

    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这种昆虫叫作螳螂。

    螳螂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但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螳螂不仅不令人生畏,反而看上去很美丽。它的姿态纤细而优推,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薄如纱,灵活的颈部使得它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转动。它是唯一可以向各个方向凝视的昆虫,真正能做到眼观六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冲杀防御的式器。除了这对武器,螳螂的大腿和小腿上还长满了锯齿,非常尖锐、锋利。

    ①它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显得格外平和。②它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安静地一动不动。③但是,这种平和只是暂时的,当它捕食时就会显出凶残的本性。④无论是什么昆虫,只要走近螳螂,有的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螳螂的利钩俘虏了。⑤螳螂用锯齿把昆虫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⑥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结束战斗。⑦蝗虫、蚱蜢,甚至是更加强壮的昆虫,只要被螳螂俘虏,就无法逃脱这锋利的锯齿,只好束手就擒。

    【1】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螳螂特点的词语,填写下面的记录卡。

    姿态:__________________        体色:__________________

    长翼:__________________        颈部: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是怎么捕食昆虫的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填序号),借助这句话可以知道第3自然段的大意是: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长相也令人生畏。

    B.螳螂特有的武器生长在它的后足上。

    C.螳螂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平和。

  • 15、读新闻,完成相关题目。

    10月16日0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踏上太空征程。此次飞行任务将(       )完成2-3次出舱活动,并承接神州十二号,(       )开展精彩的“太空授课”活动。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A. 陆续       B. 继续

    【2】小光和小明为“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能不能站着睡觉”的问题争论起来,张老师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就让他们好好辩论一回,正所谓 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横线内。

    A.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人心齐,泰山移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下列词语造句

    (1)探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攀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途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发挥想象,预测结局。

    1.课文给我们留下了三种结局,请你根据第二种结局的发端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后,再读读下面的原文,我发现我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往哪儿跑啊?”“我自己也不知道。”“那就到我家来吧,我郑需要一只狗替我看守鸡舍。”“我愿意去,但我得告诉您:我不会叫。”“那更好。会叫的狗会把贼吓跑的。而你却不让他们听见,他们一靠近,你就叼住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行。”狗说道。就这样,不会叫的狗找到了一份工作,它带着锁链,每天都能喝上一大碗浓汤。

  • 18、口语交流台。

    小宇经常用手机玩游戏,总是累的眼睛疼,这天,你和小宇一起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又拿出手机在车上玩,你该怎么劝告他?

    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下列病句。

    1.下课了,纷纷走出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的鱼汤味道十分新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书包里装着许多文具,有钢笔、尺子、铅笔、童话书和橡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实践应用。

    写一个通知:5月7日,以 “少先大队部”的名义,通知5月9日下午3点,各班班长到操场领取新校服。(注意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专题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