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让万物苏醒,万物沉吟的节气,收藏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又酝酿了多少春露秋霜的情怀。
B. 这要求记者应当具有这样的眼光:去伪存真、见微知著、于寻常中见奇崛、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C. 爸爸的肩膀,宽厚、温暖、可靠,是一座爱的高地,让坐在上面的孩子欣赏春华秋实,看尽人间美景。
D. 斯其时也,世界必有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的时代活剧精彩上演,必有春秋鼎盛、挥戈反日的中国交响新篇问世。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菁华(qīng) 剡溪(Shàn) 麾下(huī) 訇然(hōng)
B. 恍然(huǎng) 渌水(lù) 荡漾(yàng) 摧眉折腰(zhé)
C. 木屐(jī) 青崖(yá) 眼睑(jiǎn) 澹澹(chán)
D. 天姥(lǎo) 瀛洲(Yíng) 粳米(jīng) 以儆效尤(jǐng)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社会名流、演艺明星、职业赛车手、专业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车队, 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
②焦裕禄同志总是 ,要求同志们公私分明,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
③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范维龙 ,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连续从废墟中救出39人。
A.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D.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科院研究院邓李才领导的由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星团中的“寄生星族”,在恒星星族的形成模式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B. 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C. 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D. 迈克尔·肯纳小心地操纵照相机,他不仅仅考虑如何呈现景致,更思考如何捕捉景致;他不仅仅追寻历史的源头,更聚焦当今的天人关系。
5、“只见那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这句话中两个“将”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动词 助词 B. 动词 动词 C. 介词 介词 D. 副词 动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相马师
张港
草原上,最大的本事是相马,敖亚齐是顶级的相马师。别人说的好马,他会摇头;别人看的劣马,他能点头。马之优劣,得听敖亚齐的。老的少的,当官为民,见敖亚齐必下马步行。牵来马求敖亚齐相看,那得给票子,不能白看。
其实,敖亚齐过着最苦的白子:一是滴酒不能沾——喝过酒的人,即使清醒,看马也带情绪,易有偏差;二是不能看赛马——还没赛,他已看出冠军亚军,比赛等于白开水,一点儿味道也没了。
敖亚齐相马无数,自家毡房却没有一匹马。要是敖亚齐骑匹二等马,那成了啥?就是骑了一等马,再有匹更好的马打身边过一过,那敖亚齐脸往哪儿放?
这年那达慕,骑手、好马全去了。在敖亚齐眼里,大草原,就是空空荡荡,就是啥也没有。
敖亚齐难受得如胸膛钻进了老鼠,就在草地上散心。忽地,他看到一匹骒马,上下前后细看,大惊失色:这马,皮相中品,骨相中上,神相却是上上。敖亚齐看出来了,这骒马能下出千里驹。
没用几个钱,敖亚齐就牵回了这匹骒马。敖亚齐找了最好的公马与骒马交配。头胎马驹就是上上,可是并非极致。二胎,却产下龙种马。相马无数,百年不遇,这是敖亚齐所见的最好的马。敖亚齐从眼看胆,透鼻见肺,由耳入肾,视舌识肝,掰牙得脾,喜得快要疯狂。他为小马取名“隆”,意思是风。
隆长到两岁口,敖亚齐开始吊马。天天让马跑出透了汗,然后喂个半饱,再将马头拴高,让它够不到草,让它眼睛只看远方。这就是吊马。
吊出来的隆,肋骨条条根根,却透着悍威与龙气——这只有敖亚齐看得明白,别人还以为这马废了。雨天无人,敖亚齐打马狂奔,然后测它的鼻息、心跳。敖亚齐喜的是,长成的隆,不仅好在速度,不仅好在耐力,不仅好在勇气,敖亚齐最得意的是这样的马配出的驹子, 匹匹是好马,个个是良驹。这马,金子化水饮它也值。敖亚齐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敖亚齐。
敖亚齐爱马如子,也下得了狠手,因调教得法,隆日渐出息。骑手们也看出了隆的厉害,全等待着,将来配自己的母马,或买到隆的后代。
这天,敖亚齐驯马急停步法。猛跑一阵,一个双提缰,隆前蹄立起腾空,落地是纹丝不动。猛跑一阵,单撇拉缰,隆一个直弯,敖亚齐纹丝不动,正得意时,隆一个前失,摔在地上。被甩到空中的敖亚齐知道,隆踩破了豆鼠子洞——这不是马的错。
敖亚齐摔得不轻,起了几次没有起来,好像骨头不行了。敖亚齐看马,隆看看躺地的骑手,转向一棵结荚的黄芪,吃上了。
敖亚齐心里忽一下子,疼得要出膛了:好马这时应该卧地帮助主人上马,或是奔跑回去找人施救,可它却这样。
敖亚齐辗转反侧,夜夜无眠:调教了一辈子马,看透了五脏六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马德。该死!该死!
马性天然,改易极难。敖亚齐思来想去,失德之马,再怎么好也不能养了,趁早出手。再心疼,也得割肉。
敖亚齐卖马,消息风一样传遍草原。可是,敖亚齐出价太高,人人叹息,人人摇头。
这天,来了个汉子,这人叫巴图,也是出名的相马师。
巴图并不多语,也不相马,一手付钱一手牵马。
敖亚齐对围观的人得意地说道:“终有识马人。值这个价。”看隆头也不回,步步走远,他忽然心如刀绞,冲巴图喊:“好好待它——好好待它——百年一遇的良种——”
没有了隆,敖亚齐心里空荡荡的,对着拴过隆的桩子发呆发傻。
这天,敖亚齐去镇上抓药,远远见一匹拐蹄马,马上是个眼熟人。近了一看,敖亚齐大吃一惊:
“这不是买我马的巴图吗?”
“这不是敖亚齐吗?”巴图也认出了敖亚齐。
敖亚齐笑笑:“我说巴图,怎么这个模样?怎么骑这路马?”
“日子没过好呗。”
“你买下我的好马,那可是大钱啊!那不是大钱吗?”
“我买你的马,可不是为钱。”
“不为钱?"
“敖亚齐,我问你,你那马,是不是摔过人?是不是失过德?”
“那也是好马,配种的好马。”
“配种?好马?当天就让我宰了。这缺德马,要是传种下去,草原会成什么样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指出敖亚齐相马术高明,为后文写敖亚齐发现骒马的不凡以及训练隆做铺垫。
B. 敖亚齐对待隆的态度由开始见到隆时的狂喜, 到训练隆时的用心,再到卖掉隆之后的失落,可以看出他对隆的喜爱。
C. 敖亚齐是草原上顶级的相马师,但是因为在驯马时下手较狠,经常不让马吃饱,最终导致隆成为失德之马,让人惋惜。
D. 巴图买隆时不相马,也没有与敖亚齐讲价,但实际上巴图在买走隆之前已经对其有所了解,也想好了如何处理它。
【2】小说结尾部分具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巴图还是敖亚齐?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拿“思”与“学”作对比,强调学习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墨西哥时,在演讲中强调: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其中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作品中表达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很多,其中《离骚》中用方与圆不相合作喻来表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
(2)白居易的《琵琶行》多用比喻、通感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鸟鸣声和水流声来形容昆琶声。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赞赏农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喟叹终日。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3)《赤壁赋》中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无所凭借”应该是“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原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了民风的淳朴可爱。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首秋轮台①
岑参
异域阴山②外,孤城雪海③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④遭。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注)①轮台:北庭州下辖一县,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②阴山:天山东段山脉。③雪海:轮台北面浩瀚沙漠雪原。④毳(cuì)幕:毡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山外异域遥远,沙漠雪原广阔无垠,这地理形势的描写衬托了轮台城孤悬一隅。
B.夏日不闻蝉鸣,入秋便有雁飞,由此可以想见西域轮台一带气候苦寒、景象荒凉。
C.风吹毡帐裹挟腥膻气,雨打毡墙浸湿着墙壁,景物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
D.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意象摄取多为边疆景物,境界宏大开阔,风格豪放飘逸。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规矩法则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能苦吟疾书 ②率如此 ③少之,长吉气绝 ④苟信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及暮归,大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B. 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 关于本贺临终前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但作者却以为真实可信。
D. 李贺英年早逝,怀才不遇,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4】文章最后一段感情深挚浓烈,请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
14、微写作。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情节令人难忘。请从以下标题中任选其一,概述与之相关的主要内容。要求:抄写标题,内容充实、完整。150字左右。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