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酶制剂是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生物体细胞或组织中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并经加工后制成的仍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学药品。它们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在适宜条件(pH和温度)下具有生物学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制剂需要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

    C.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制剂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酸性条件下,人体内所有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 2、下图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示意图,其中代表蔗糖酶的是(       

    A.a

    B.b

    C.c

    D.d

  • 3、在缺硼的土壤中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小麦

    B.甘蔗

    C.玉米

    D.水稻

  • 4、研究发现,毛囊干细胞可以形成表皮、毛囊、皮脂腺,参与皮肤创伤愈合。这是因为毛囊干细胞能够发生(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 5、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下列关于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免疫反应及相关预防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细胞依靠自身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流感病毒的HA和NA,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B.B细胞受到流感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双重信号刺激后被激活,进而分泌抗体

    C.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可发生变化,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

    D.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患流感,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预防流感

  • 6、肝糖原在 G-6-磷酸酶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然后通过细胞膜上的透性酶逐步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肌肉细胞中没有 G-6-磷酸酶,所以肌糖原不能分解

    B.糖原作为储能物质,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细胞和肌细胞中

    C.高尔基体与透性酶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密切相关

    D.肝脏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7、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体内各细胞内的糖原分解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完成的

    D.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

  • 8、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亚型分别于2022年1月首次发现于南非,当前已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对人类肺泡细胞有着更强的感染能力。下列关于BA.4/BA.5毒株的推测合理的是(       

    A.BA.4、BA.5与肺泡细胞膜上特征性蛋白质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B.注射的新冠疫苗导致该毒株出现了定向的变异

    C.该毒株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自身体内完成

    D.毒株与早期新冠病毒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9、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免疫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

    C.M细胞最可能是抗原呈递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

    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 10、“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育种时,需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组织培养

    B.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需从分子水平及个体水平进行筛选

    C.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11、“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的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技术。该项操作通过去除植株顶端优势,塑造株型,改善种植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分配营养,多结铃、结大铃。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冲天心”中的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可合成生长素

    B.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

    C.“冲天心”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在整个棉花植株中最高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

  • 12、下列关于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先加4滴NaOH摇匀,再加2mLCuSO4

    B.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应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以耗尽葡萄糖

    C.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是叶黄素

    D.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13、垃圾燃烧产生的二嗯英等毒性气体、某些农药的代谢产物等具有类似生物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被称为环境雌激素(EES)。一旦进入体内,难于分解。其能通过雌激素受体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从而影响机体对雌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ES会影响性腺的发育

    B.EES导致机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C.EES与人体雌激素竞争雌激素受体

    D.EES发挥作用的持续时间可能长于雌激素

  • 14、有丝分裂过程中,只有在分离酶的作用下,去除C蛋白复合体后,姐妹染色单体才能分离。通常分离酶与一种抑制性蛋白S结合而不表现出蛋白酶的活性。Apc能介导蛋白S的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S会延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有丝分裂后期,Apc的含量最高

    C.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

    D.细胞分裂过程中,Apc的含量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核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核糖体 ⑤叶绿体 ⑥内质网 ⑦细胞壁 ⑧中心体

    A.含有核酸的结构有①③④⑤

    B.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①③⑤

    C.⑤和⑦可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找到

    D.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 16、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如题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离辐射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B.前体mRNA被剪切成的circRNA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circRNA和mRNA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节P基因表达

    D.减少细胞内miRNA含量或增大细胞内circRNA含量可抑制细胞凋亡

  • 17、主动运输与下列哪种细胞器关系最密切(  )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

  • 1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与酶的作用密不可分。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空间结构不会因过酸、过碱而遭到破坏

    B.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其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

    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一般不是储存该酶的适宜温度

    D.酶的专一性体现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 19、下列关于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氨基酸、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不同

    B.N是某些脂质的构成元素,也参与蛋白质、核酸的构成

    C.微量元素Mg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之一

    D.C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生物大分子的形成以碳链为骨架

  • 20、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运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中a、b、c、d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内最终被组织细胞摄取至少需穿过6层细胞膜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 21、下面是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结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靶细胞表面的物质乙与载体蛋白、抗体一样,均具有特异性

    B.图中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定向运输到特定的器官发挥作用

    C.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两者作用后均被灭活

    D.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应为下丘脑

  • 22、下列有关种群及其动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在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在渔业上,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可以一次性获得最大的鱼产量

  • 2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血浆蛋白、尿素、激素、纤维素等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等

  • 24、野生型罗汉果(2n=28)的甜苷含量较低。某研究组获得了一株富含甜苷的突变体M,其染色体组成如下图。将M与野生型杂交,得到了无籽罗汉果F。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每个染色体组都含有 14 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是F无籽的原因

    C.F个体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野生型罗汉果和M存在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IAAABA并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填序号);若琼脂块③和④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3)综合以上描述,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均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洞庭湖,原名“云梦”,古称“八百里洞庭”,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含有多种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及植食性,肉食性鱼类等。洞庭湖临近水系中某人工鱼塘部分能量流动如表所示,其中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均作为第三营养级,忽略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型

    X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生物体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动物

    6.3

    0.5

    6.5

    0.7

    11.0

    (1)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值为______,Y的大小为_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用百分率表示)。

    (2)洞庭湖中的多种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及植食性、肉食性鱼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营养关系(食物网),在食物网中食物链彼此纵横交错的原因是_______

    (3)自2020年实现常年禁捕以来,洞庭湖实现了人退水清,鱼繁鸟育。部分洲岛形成常态化湿地,成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短短两年,仅在湿地区域发现的已经恢复的植被种类就多达四五十种,多样性迅速恢复,这是实施禁捕之后洞庭湖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实施禁捕政策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在于______

  • 27、下图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A体内的生理过程,根据下图分析:

    (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光来合成有机物。

    (2)①②过程为(CH2O)的生成提供   过程进行的场所依次为   ____

    (3)如果将A植物种在温室中,通过改变上述生理过程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有: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的措施,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图中与之有关的物质是__________  

     

  • 28、可卡因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利用脑内分泌物多巴胺传递愉悦的信息。下图是可卡因使用者毒瘾形成的机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元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结构A。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它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物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接触毒品前,细胞B不会长时间兴奋,其原因是巴胺发挥作用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运回突触小体。  

    (3)吸食可卡因后,愉悦感加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卡因上瘾时,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细胞上的物质②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多巴胺分子中时,细胞B会通过在细胞表面________来适应多巴胺浓度的增加,此时细胞B对多巴胺的感受能力_______(增强/不变/下降)。

     

  • 29、图1为肠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Na/K­ATP酶维持着Na的电化学梯度,从而驱动葡萄糖载体蛋白同向运输葡萄糖。图2为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后,离子通道由关闭状态转入开放状态,产生一种电效应。请分析作答。

    (1)图1细胞吸水膨胀时,[a]________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

    (2)图1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信号分子可能是________,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4)图2体现出的细胞膜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功能上看,细胞膜是一层________膜,这一特性主要与膜上的________有关。

  • 30、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腺体1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2的分泌活动调节体温,若腺体2为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渗透压相对稳定,该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4)上图可表示神经调节过程的是___________(在①-⑥数字中选填)。

  • 31、下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   E

    1)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图中A细胞属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期,该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

    2)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数__________

    4)“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上述__________时期(填字母)。

  • 32、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

    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速率下 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 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D1 蛋白含量,结果如图 1 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 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

    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 D1 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 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 D1 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