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直以来,有关哈姆莱特的形象,_____________。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哈姆莱特难以承受,他不得不把自己生活的国家看成最坏的一间牢狱,不得不装疯卖傻隐藏自己,更不得不出言重伤他敬爱的母后。
A.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是被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
B.学术界把他在复仇行动上为什么踌躇和拖延作为争论最多的话题
C.争论最多的话题是学术界对他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D.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2、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②臣请为王言乐
①若无罪而就死地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若”字不同 B.两个“请”字相同,两个“若”字相同
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相同 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若”字不同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高考后,对于我的择业决定,父亲来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B.今天是张爷爷90岁生日,我衷心祝愿老人家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C.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您的鼎力相助,明天我将登门致谢。
D.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实在令人心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殆例送死 殆:危险
B.按诛五人 按:追究,查办
C.矫诏纷出 矫:假托
D.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表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体现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的文明化是自然环境审美对象本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是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界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就是在某种意义上重视生态,因而其实质也无异于生态。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总此十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中记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露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心绪,“日暖南山石”属于虚写,诗人想象家乡的暖日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B.颔联“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
C.颈联中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尾联抒发情感蓄势。
D.颔联“平原客”和尾联“屡弹铗”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诗人的际遇相联系,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2】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两者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动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D.“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任。
B.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机会来掩饰张齐自己的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C.当淮安闹饥荒时, 王廷和朱纲向皇帝写奏章,请求留下商税做军饷,却遭严厉批评,严讷为他们辩护,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D.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
(2)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制胜诀窍吗?”
赛车冠军说:“每个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怎么正常,对手太强。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最应从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检讨。若做到了这点,就已经足够啦!如果一个车手坚持不懈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的技术和路线,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只有正确地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才能真正逐渐地向成功迈近。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