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派出所从来没有遇到什么石破天惊的大案无非是东家丢了秤、西家牛顶人之类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民警也很用心地去处理。
②韩国的诸多市场分析师认为,受三星手机召回事件影响,苹果公司将有机会改变目前不温不火的销售状况。
③他平时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且他目光短浅,目无全牛,以致一些简单的事情他都做不好。
④抗战时期,许多爱国人士不惜毁家纾难。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新时代的青年,鼓舞着他们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⑤说起甘肃,李克强总理话语之中满是溢美之词:“对甘肃,我始终充满着特殊的感情,心里一直惦记着甘肃的山山水水和那里的老百姓。”
⑥中国足协宣布,正式聘用马塞洛:里皮先生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里皮这次也算是临危受命。
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2、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3、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南山中 伐:砍伐
B.自伐者无功 伐:征伐
C.其后秦伐赵,拔十城 伐:攻打
D.此五霸之伐也 伐:功业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抛弃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突然
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即——即刻 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比——近来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作品《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体的人物传记。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清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后人评价其文风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和《滕王阁序》《兰亭集序》一样,都是诗集序,也是宴集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B.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儒家思想。
C.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借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等美学大家,多角度地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B.文章以较多的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并引用其相关论说展现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C.文章开篇指出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是在借鉴西方美学中进行的,借鉴也是创新融合的重要途径,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并重申观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不追求物质享受,把读书当做最大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写。
(1)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2)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____, 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吹洞箫的效果,其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赤壁赋》中,作者夜游赤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明月升起后的画面,跟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相同的意境。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自己沉醉在钱塘湖美景之中,流连忘返,满怀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渴望“广厦千万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而杜牧在《阿房宫赋》批判秦始皇的阿房宫奢华得让天下的人“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最后感叹“____________”,这与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借问廉颇“______”所表达的悲怆之情类似。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声赋》中从“秋气”这一角度描写秋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朱庆馀①所居
贾岛②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注]①朱庆馀,曾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得张籍引荐,考取进士。②贾岛,唐河北道幽州范阳人。文宗时被排挤,贬长江主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朱庆馀居所,“古屋瓦生松”一句形象地描画出一幅冬晨老屋图景。
B.颔联以一只寄信之船入笔,写诗人羁旅在外的愁苦,表达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C.贾岛在朱庆馀居所题诗,是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
D.尾联刻画了一个遥看城外山峰,怅然回忆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难以言状的感叹。
【2】本诗颈联“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对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 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俾:命令
B. 或请救安庆 或:或许
C. 薄安庆 薄:接近
D. 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拜:拜见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 “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 “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守仁很懂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的战术和效果是一致的。
B. 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C. 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D. 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墨子——中国研究人员2019年2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 计将超出预期寿命、继续工作至少2年以上,并展开更多国际合作。
嫦娥——2019年5月16日,在嫦娥四号落月4个多月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李春来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 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而此前,人们并不确定月球深处究竟有什么。
王维——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补短板、谋长远,我们一定能让新时代的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读完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选择一则或其它与此类似的材料给你所选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写一封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