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的“相”字,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③好自相扶将 ④登即相许和 ⑤嬉戏莫相忘
⑥枝枝相覆盖 ⑦怅然遥相望 ⑧黄泉下相见
A.③⑤ B.②⑤ C.①⑦ D.②④
2、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战国
B.《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代
C.《窦娥冤》——关汉卿——元代
D.《再别康桥》——戴望舒——现代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拜:拜访
C.因厚赂单于 赂:贿赂
D.其牙机巧制 制:构造
4、下列各组加点词全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是( )
A.①所见无非牛者 ②期山东为三处 ③而气候不齐 ④因之以饥馑
B.①与其所以失之者 ②明年,丞相薨 ③旦暮吏来呼曰 ④故乡人号之“驼”
C.①室仅方丈 ②其实亦百倍 ③令人长号不自禁 ④又可冀其成立
D.①其意气之盛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韩魏之经营 ④地方千里
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
B.起初几年,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海爷,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2】请简要分析第三段贺府后院的环境描写在情节方面的作用。
【3】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极力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中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中作者遥望故都金陵,并委婉表达出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道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菩萨蛮》抒发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中,作者写乐观赏桃花、频传酒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三题)
(1)仰之弥高,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苏轼《赤壁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李白《蜀道难》)
(4)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 ,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双双金鹧鸪。
(3)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5)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谁与宽些尺度?
(7)《青玉案·元夕》中写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念奴娇·过洞庭》中,上片的“_____________”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寄寓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情怀。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③。
阵解星芒尽④,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⑤。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③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④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⑤霍嫖姚:指霍去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刻画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说,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多指古代君主或帝王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此处指范雎隐匿身份出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月,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创作了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在网上走红,整首歌曲的歌词几乎使用的全是各种生僻字,包含魃魈魁鬾魑魅魍魉,又双叒叕,火炎焱燚……茕茕孑立,沆瀣一气……70多个字。网友直呼,“听完歌语文水平大涨”。随着这首《生僻字》的爆红,中医版、日语版、方言版等等“加强版”都相继出现。
以上材料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类比现实,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