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暗中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无附于秦 吝惜
C.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达到
D.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推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仲尼其贤于子乎。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C.是知津矣。 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D.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若属皆且为所虏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将作大匠,官名,历代名称不一,职能大致相同,掌管宫室、宗庙修建等。
B.紫金鱼袋,一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自唐始,一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
C.庚子,庚子年。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D.元年,特用来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如贞观元年、康熙元年。
5、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先生的言行将影响我们一辈子,他 教给我们知识, 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A.或者……或者 B.不但……而且……
C.只要……就…… D.即使……也……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
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幅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幽默,或诗画配,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无所不包,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
别小看了卜白,实则大有学问,弄不好会闯下大祸。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人悲愤。有位大学马校长给《时事新报》发去一首小诗《哀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主笔安排作补白之用,不想惹怒了少帅,差点派兵砸了报馆。
怪才必有怪癖。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据说卜白是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咋甘当划版、校对、补白的微贱活儿?没人去问,也没人说得清。但卜白似乎全不在意,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
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别把自己生生弄成套中人,以后同仁该改叫你别里科夫先生了。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渓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海岛泳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混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算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吧!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8期,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借鲁迅、郁达夫等超级大腕,体现了《申报》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B. 因为嗜茶的癖好,卜白爽快地应承了与谢晋元部下的遗孀的婚事。
C. 小说写卜白爱好京剧并为梅兰芳“补台”,可见他艺术造诣深厚。
D. 小说在塑造卜白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
【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说明。
【3】小说以“卜白”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论语》)
(2)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3)宁赴湘流,鼻于江鱼之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渔父》)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孟尝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阮籍猖狂,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6)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7)刻鹄不成尚类鹜,______________ 。(范晔《后汉书》)
(8)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不逾矩。”
(3)故令有所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学无忧。
(4)大学之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止于至善。
(5)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笃行之。
(6)惟君臣相遇,___________,则海内可安。
10、文学常识填空、名篇名句默写
(1)韩愈的《________》、苏轼的《_______》都是怀人之作,风格一于叙事中见呜咽梗塞之情,一于笑中带泪,但都感人至深。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描写江南人物美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在暮春和大伙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凝练的语言概述秦国灭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是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
(3)杜甫在《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一句是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
(4)辛弃疾在《水龙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独立斜阳,感怀漂泊江南的苦闷。
(5)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句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______”一句运用双关的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感受。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描述了蜀国远古的历史,可以上溯到“_________”,大约有四万八千年的历史,与世隔绝,李白用“____________”一句来说明。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一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的特点,“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房屋建筑之多。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别将之安西
高适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惊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注]暌携:聚散,离合。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扣题意,直陈安西位于渺远之地,路途艰险,难以到达,离愁别绪溢于言表。
B.“风尘”意指战乱,“惊”字突出了征程之险;“摇落”写出秋日萧瑟,烘托远离之苦。
C.颈联写安西远在流沙之外,是对“绝域”渺远的照应,将送别愁绪表达得更为浓烈。
D.这首诗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从中可窥见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特点。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皆莫能厚遇。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上乃拜主父偃为郎中。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一岁中四迁偃。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恃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恐效燕王论死,乃自杀。赵王恐其为国患,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齐王自杀,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征下吏治。上欲勿诛,是时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B.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C.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D.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家言,即为诸子百家的学说,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儒三家影响最深远。
B.孝武元光元年,孝武是汉武帝的庙号,元光和后文的元朔都是汉武帝的年号,元年为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C.结发,古代男子成童始束发,因指童年或年轻;也可指成婚男女共同束发的礼俗,文中的“结发”即为此意。
D.五鼎食,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盛五种供品,后形容高官显贵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父偃他在齐国时遭人排挤鄙弃,游历燕赵时不被赏识任用;绝境中他上书朝廷,获得皇帝宠信,屡获升迁。
B.主父偃谋略高明,他认为晁错的做法是正确的,应改以法削藩为推恩分国,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
C.主父偃飞扬跋扈,他得志后收受重金,面对他人劝告,他直言自己做事就是要倒行逆施。
D.主父偃受人畏忌,他因揭发燕王罪行立功,群臣无不畏惧;他派人以乱伦罪触动齐王,齐王因畏惧而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恃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2)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金在他的作品《做一个战士》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做人有各种各样的姿态和选择,巴金先生强调要做一名战士,其意并不在于让每一个年轻人拿起枪去上战场。战士意味着责任、勇敢、担当、自律……对于人生来说,每个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挑战,把人生当做一场战争,以一个战士的态度去面对,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无法开学只能在家通过网络学习的局面,你觉得作为高中阶段的一名学生,该如何成为一名战士?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在开学后第一次升旗仪式上,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对其他同学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