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华民国成立于

    A.1911年11月1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1年10月10日

  • 2、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宝成、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敬告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新青年》   D. 《民报》

     

  • 4、“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C. 未涉及政治改革   D. 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5、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D. 戊戌政变

  • 6、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开放言论   D. 创办报刊

  • 7、八(1)班同学想要了解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问题,下面哪部文献最适合他们参考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8、西藏解放以来,国家向西藏地区拨付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大力支持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 9、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集团发起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斗争目标不够明确

    B.革命任务具有鲜明时代性

    C.革命纲领不够实际

    D.受自身阶级局限性的影响

  • 10、“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文革”引起老一辈革命家的愤怒

    B.“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C.阶级斗争能有效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文革”期间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 11、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 12、“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朱德

  • 13、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

  • 14、“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百日维新

  • 15、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6、小燕的爷爷今年(2020年)100周岁,请问小燕的爷爷出生在民国哪一年( )

    A.民国六年

    B.民国七年

    C.民国八年

    D.民国九年

  • 17、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D.“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 18、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下列作者与其作品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A.鲁迅——《小二黑结婚》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齐白石——《黄河大合唱》

    D.田汉——《愚公移山》

  • 19、“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 ”这句话应出自(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 20、太平天国时期,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陈玉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_________”。

     

  • 22、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突出贡献。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建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______

    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______

    3)大生纱厂的创办者——______

  • 24、_____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25、抗美援朝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_

  • 26、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 27、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 28、口号:义和团曾提出“________”的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________的斗争意志,又具有________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________的本质认识不清。

  • 2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__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30、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此期间,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工业基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读下边漫画《时局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2)图中的老鹰代表哪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侵略中国,该国提出了什么政策(措施)?

  • 32、通过学习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袁世凯上台后,开始实行独裁统治。他实行独裁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请分别写出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领头人。

  • 33、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在国势沉沦中顽强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哪一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你列出其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中的“夏宫”指什么?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4)谈谈你对上述事件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