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 2、《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最可爱的人”的代表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3、以下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 4、这所学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这所学校”创办于(     

    A.广州

    B.上海

    C.武汉

    D.南京

  • 5、学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老师要求同学门推荐四部电影,你认为下列不是反映解放战争电影影片的是(  

    A.《大决战》 B.《南征北战(挺进孟良崮)》

    C.《地雷战》 D.《渡江侦查记》

  •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以下对“新的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标志着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④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D.新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 9、“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使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10、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如下图漫画解说准确的是(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2、这场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 13、《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里的“兴国之梦”是指

    A.创办海军 B.实业救国 C.维新变法 D.建立民国

  • 14、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

  • 15、以下与袁世凯有关的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②宋教仁案③二次革命④护国战争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 16、“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7、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18、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C.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19、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八一宣言

  • 20、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

  •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制度。

  • 23、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 24、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________秘密召开的。

  • 25、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 2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鸦片走私逐年递增,数量巨大,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虎门销烟意义重大,值得我们缅怀。

    (3)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4)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侵占了香港。

    (5)经历了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 27、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1839年中国人民的禁烟壮举--______

    (2)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______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______

    (4)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而进行的战争--______

  • 29、“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奴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________

  • 30、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的发展观。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者。

    (1)《狂人日记》

    (2)《女神》

    (3)《骆驼样子》

  • 32、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导火线是什么?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战略,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为科技合作主体,特别是同苏联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经济合作。同时,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吴贻康《新中国60年的科技外交》(2010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8年,中国开始与西方主要国家陆续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尤以1979年中美科技协定为最大的框架协定,拉开了与西方进行官方合作的序幕。到80年代末,我国已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局面。

    ——摘编自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等(2013年)

    材料三科学技术应该造福全人类。当前,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挑战。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习近平向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致贺信(2020年10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合作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所提倡科技合作政策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