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与“鹦鹉学舌”相同的是( )
A.小狗“做算术”“识字”
B.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2、在作物收获季节,往往会发现有部分玉米、向日葵等的果穗或果盘上有一些缺粒、空瘪现象。下列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中,最主要、最科学的是( )
A.传粉不足,在开花传粉期间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B.灌溉不足,在作物生长发育期及时加大灌溉量
C.施肥不足,在作物生长发育期多施氮、磷、硫肥
D.鸟类啄食,在开花传粉结果期,加大防护措施
3、现代西医通过往手背里的“青筋”输液来治病,而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已经用“切脉”诊断疾病了。“青筋”和“切脉”分别指的血管是( )
A.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4、以下对如图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昆虫这种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5、下列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乌贼 螃蟹
B.蝗虫 家兔
C.青蛙 河蚌
D.家鸽 珊瑚虫
6、下列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大肠杆菌噬菌体
B.肺炎双球菌
C.痢疾杆菌
D.酵母菌
7、蝉蜕是一味中药,从外形看,具有翅芽的明显痕迹药,从外形看,具有翅芽的明显痕迹,它是蝉的幼体从土壤爬到树上蜕掉的一层“皮”。下 列有关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蜕具有翅芽的痕迹,说明蝉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蝉的发育过程只蜕皮一次
8、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是( )
A.褐马鸡、白鲟
B.中华鲟、大熊猫
C.黑颈鹤、大鲵
D.朱鹮、扬子鳄
9、百草枯是一种农药,可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破坏,我国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生物多样性包括个体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百草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会危害到动物和人类
10、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下列对农业生产措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粮食收获后及时晾晒可以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利于储存
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及时补充氧气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夜晚给大棚通风降低温度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产量
D.增施农家肥可以利用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无机盐
11、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鸡是变温动物
B.蚯蚓的身体分节
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
D.蚯蚓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12、一卵双生双胞胎在性别上的特点是( )
A.性别相同
B.性别不同
C.不一定
D.一男一女
13、下图为狼和羊的牙齿组成,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羊的牙齿,乙表示狼的牙齿
B.①是门齿,作用是切断食物
C.②是犬齿,作用是撕裂食物
D.两者牙齿的分化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
14、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澳大利亚科学家,此种细菌的发现,开创了人类对胃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下与幽门螺杆菌结构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15、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下,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块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增加
C.中等运动强度下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D.综上研究:建议通过高强度运动改善骨骼肌功能
16、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变色龙能随周围环境变化体色
C.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
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17、为了探究影响食品腐败的有关因素,某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状态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B.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用棉球塞住
D.乙瓶与丙瓶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18、下图为运动产生的流程图,“骨”所处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在我国野外已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猫科动物之间的竞争加剧
B.人类不断地挤占或破坏其栖息环境
C.野外近亲繁殖造成生存力下降
D.人工饲养的华南虎“野化”实验进展缓慢
20、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的连结的是( )
A.肩
B.肘
C.脊椎骨间
D.颅骨间
21、鸟适于飞行生活有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等多方面原因,在体型上的特点就是:鸟的身体呈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_____。
22、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四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将罐头瓶放倒。
②在四个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放上10粒绿豆种子,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式 | 拧上瓶盖 | 洒入足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完全淹没在水中,然后拧上瓶盖 | 洒入足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放在冰箱内(温度1—4℃) |
【实验结果预测】
一段时间后, 号瓶中的种子会萌发成幼苗, 号瓶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①根据 号和 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
②根据2号和4号瓶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 。
③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讨论】在上述装置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23、植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它们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能把简单的_________合成为储存能量的_________。
24、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体型呈____型,可以在飞行时_____空气对它的阻力。体表覆盖_____,前肢变成____,它的胸部肌肉____。鸟的长骨中间都是_____的,可以减轻体重。鸟类的呼吸能力强,除了肺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所以鸟类进行着______呼吸。
25、根据感染生物的不同,病毒分为噬菌体_____、_____三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_____和_____组成。
26、阅读下面资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国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很多,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湖、吉林长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阳的铜山湖、四川的猎塔湖、湖北神农架长潭和西藏文部湖都传说有水怪出没。
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唯一露出真面目的“水怪”。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约12~15米,头部宽1.5米,重达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
(1)“水怪”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有利于______。
(2)“水怪”的体表覆盖细鳞,有_________ 作用。
(3)生物学家判断“水怪”属于鱼类,一是因为它通过_______________呼吸,二是通过鳍摆动协助__和维持身体的___________,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4)“水怪”之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因为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这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 是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原理。
27、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 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8、目前人们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没有_分成两类:一类为_,另一类为________。动物界中具有两胚层的类群是_,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是_,最高等的类群是_,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是_,开始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是_,体温恒定的类群是_和_。
29、将下列A到H的内容,用代号填写在表中的相应空格内。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
控制传染源 |
|
切断传播途径 |
|
保护易感人群 |
|
A.隔离传染病患者
B.易感人群不接触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
D.对传染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
E.加强体育锻炼
F.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G.预防接种
H.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
30、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_____,它们之间在_____和_____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_____.
31、动物能进行各种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活动,将以下相关的内容连线。
32、扁形动物都是寄生动物,有的线形动物可以自由生活。( )
33、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请认真观察下列几种动物,回答问题。
(1)A类动物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B虽然也在水中生活,但它与A属于不同类群,其成体是用____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__________(填字母)类,重要原因是这类动物的____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4)D与E都能在空中飞行,二者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E属于________动物。
34、遗传学家之所以常常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表格表示果蝇长翅和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
分组 | 一 | 二 | 三 | |
亲代的表现性状 | 长翅×长翅 | 长翅×长翅 | 长翅×残翅 | |
后代表现性状及数目 | 长翅 | 68 | 51 | 35 |
残翅 | 0 | 16 | 32 |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遗传学上被称为是一对 ______________。它是由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控制的。
(2)根据上表第______________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出果蝇的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谱。可知,果蝇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染色体,图中__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雌性果蝇。雄性果蝇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
(4)1910年5月,遗传学家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 究其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