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与动物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身体呈现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B.鱼用鳍游泳,体表有黏液减小水中的阻力
C.人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可以完成运动功能
D.青蛙在水中游泳消耗的能量来自它所摄取的食物
2、“花生玉米排骨汤”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花生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 )
A.胚乳和胚芽
B.种皮和胚
C.子叶和胚芽
D.种皮和胚乳
3、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喝酒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图是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被测试者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
尺子下落后,被测试者握住的刻度 | 饮酒前 | 25cm | 23cm | 20cm | 22cm | 18cm | |
饮酒半小时后 | 33cm | 32cm | 31cm | 30cm | 30cm |
A.实验时被测试者可以与测试者谈话
B.人的反应速度是固定不变的
C.上表中的数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D.表中数据说明饮酒会降低人的反应速度
4、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可将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植物的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性状,后代生活力不会下降
D.昆虫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其发育类型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5、对于下列动物进行“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请判断哪种动物经过尝试和错误的次数最少就能解决绕道问题的是( )
A.章鱼
B.蚯蚓
C.小狗
D.公鸡
6、螺蛳粉是桂中地区的地道美食。其主要原料米粉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水稻种子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7、致命鹅膏是一种剧毒蘑菇,误食会造成急性肝损害,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致命鹅膏及相关启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真菌
B.无成形细胞核
C.通过孢子繁殖
D.应谨慎食用野生菌
8、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水母
B.水螅
C.丝虫
D.沙蚕
9、“守护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责任,生态兴则文明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与以上观点不一致的是(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C.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随意开发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10、“滴水观音”是一种观赏植物,当植物体含水量大时,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这些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B.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11、下列不属于蛔虫适宜寄生生活的特征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生殖器官发达
C.身体细长线形
D.消化器官退化
12、下列分类等级单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种
B.目
C.门
D.界
13、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B.鸟类受到惊吓时发出鸣叫声
C.蚂蚁通过同伴气味找到食物
D.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14、“明前茶,两片芽。”清明节前夕,茶树枝条上大都长出了两片新叶,茶树枝条的新叶来自( )
A.种子中的胚芽
B.枝芽中的叶原基
C.侧芽中的芽原基
D.顶芽中的生长点
15、下列关于食品制作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是为坛内微生物制造缺氧的环境
B.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冷冻保存食物主要是低温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制醋和酿酒均需要真菌的参与
16、制作米酒的步骤是: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
B.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
C.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D.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17、为延长保鲜期,需要对一些食物进行处理。下列处理食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灭菌冷藏鲜牛奶
B.冷冻保存空心菜
C.真空包装熟牛肉
D.腌制晒干海产品
18、鲫鱼在水中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尾部和尾鳍的摆动
C.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D.胸鳍、腹鳍和尾鳍的摆动
19、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会由义父母苇莺代劳。对苇莺的这行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滋阴补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下列关于龟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是爬行动物的外骨骼
C.是节肢动物体表角质的甲
D.是软体动物的贝壳
21、骏马腾飞成壮举,羊年起步赴新程。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羊年——2015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很多关于羊年的美好祝福语,比如:期盼你天天开心“喜羊羊”;事事如意“美羊羊”;工作愉快“懒羊羊””;合家幸福“暖羊羊”,总之愿你一切都好羊年喜气“羊羊”!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15--2019这5年的生肖动物及其主要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请填入下列表格内。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生肖 动物 |
|
|
|
|
|
主要运动 方式 |
|
|
|
|
|
22、蛭也叫水蛭,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叫_____,可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23、有些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______所控制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
25、观察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节称为_____。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呼吸的。
26、遗传是指亲子之间的 ,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 。
27、“神舟”七号宇航员所用的能使血液运输到下肢的器械是受________的启发而研制的,这种技术叫________.
28、下图是家鸽的骨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家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 ]”内填序号,“ ”上填文字)
(1)家鸽的身体呈 型,这样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前肢变成 ,利于飞行。
(2)观察家鸽的骨骼,可以发现[ ] 很突出,长骨中空,内有空气。
(3)家鸽等适于飞行生活的鸟类,一般具有 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提高了对氧气的摄取能力。
29、古代有近亲结婚的习性,古人认为亲上加亲,却不明白这样的习俗酿成了许多苦果,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0、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红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进行处理: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花塞住瓶口 |
温度 | 25℃ | 5℃ | 25℃ |
3天后观察 | 变质 | 没变质 | 没变质 |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生长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
(4)根据表上实验结果,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本实验中可以领悟到采用哪些方法对食品进行保存?________________。
31、将鸡卵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3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________)
33、学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后,王小乐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出一张遗传图谱,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的长相与父母都有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2)据图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从下列婚配组合及结果选填一项)。
A.爷爷×奶奶→爸爸 B.外公×外婆→妈妈 C.爸爸×妈妈→王小乐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若控制它的基因用A、a表示,则爷爷和小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4)小乐的爸爸妈妈正准备要二胎,他们生下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______;他们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34、蚯蚓学会走“T”形迷宫需要经过200次左右的训练,而小鼠属于哺乳动物,那么它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呢?某小组的同学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A.选择健康的小白鼠1只,每次实验前让它饥饿一天,期间只提供水。
B.用泡沫塑料板构建迷宫。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为宜,盖上一块玻璃板。在迷宫出口处放置一小块食物。
C.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小白鼠,同时马上计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小白鼠从入口到出口的时间。
D.重复上述实验过程5次以上,根据小白鼠的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相应的时间填写在下表中。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
时间 | 10分钟 | 8分钟 | 6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1)请你提出问题:小白鼠是否具有_______行为?
(2)通过对小白鼠走出迷宫得到食物的时间记录表分析发现,小白鼠第一次与第五次得到食物的时间形成一组______实验。
(3)再拿另一只小白鼠经过同样的训练,是不是它第四次所用的时间也一定是3分钟?为什么?________。
(4)结论:小白鼠具有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5)蚯蚓学会走“T”迷宫需要经过200次左右的训练,而小白鼠只要四、五次训练就能学会走迷宫,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