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蝴蝶交尾”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2、从新鲜蘑菇上剪下菌盖,将菌褶一面朝下放在白纸上并用玻璃杯罩住。几天后移开玻璃杯和菌盖,会发现白纸上有许多褐色的粉末,这些粉末是蘑菇的( )
A.营养菌丝
B.直立菌丝
C.芽孢
D.孢子
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通过研究化石,可知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C.现在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4、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基因有三种,其中A1、A2、A3分别控制着沙色、斑点和暗黑色三种性状,且A1对A2、A1对A3都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若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A2A3的唯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的体色最可能的是( )
A.1种,全为沙色
B.2种,沙色和斑点
C.3种,沙色、斑点和暗黑
D.2种,斑点和暗黑
5、自然界中的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
B.蚊、蜱叮咬人,能传播疾病
C.章鱼、带鱼、甲鱼、墨鱼都属鱼类,可以食用
D.人被毒蛇咬伤可能会死亡,利用毒蛇的毒液也能治人的病
6、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记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具有保护作用
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中的阻力
7、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是人类的共同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的是( )
A.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
B.大量人工养殖鸡鸭鹅等
C.消灭所有的害虫
D.为保护庄稼把田鼠消灭光
8、人体内的下列血管中,其管内流动脉血的是( )
A.肺静脉
B.下腔静脉
C.上腔静脉
D.肺动脉
9、下列图示中,与蝴蝶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B.
C.
D.
10、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鸟有喙无齿,为飞行提供动力
B.鸟的气囊与肺一样,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鸟的胸肌发达,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D.鸟的骨骼轻,薄,可以减轻体重
11、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是( )
A.香菇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鬼笔鹅膏
12、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四种动物都属于节肢动物
D.身体分节,使节肢动物运动灵活
13、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B.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
C.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D.菜豆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④,玉米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⑥
14、如图结构①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分析正确的是( )
A.依据形态,①一定是X染色体
B.一般情况下,①由许多蛋白质分子和一个DNA分子组成
C.③上任意一个片段构成基因,一个③上有许多基因
D.从数量上看,女性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中包含一条X染色体
15、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①
B.③
C.②
D.①③
16、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对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生活在水中
B.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C.生殖和发育可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和青蛙相比,东方蝾螈终生有尾
17、普通家兔的毛色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喜马拉雅兔在33℃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33℃以下的条件下,耳朵和鼻尖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仅受温度的影响
B.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与基因组成有关,与环境无关
C.温度变化一定会引起喜马拉雅白色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
D.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8、孕妇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子宫内,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①和②
19、冬冬为检测手机屏幕上的菌落数进行了实验,培养出的菌落中最可能是细菌菌落的是( )
A.菌落大,絮状
B.菌落大,绿色
C.菌落小,绒毛状
D.菌落小,光滑粘稠
20、如图,为基因在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基因B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B.基因A与a,基因B与b都是等位基因
C.基因a和b都不能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D.若基因B来自母方,则基因b来自父方
21、如图为人体手臂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与运动有关的结构,请对下列叙述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_____)(1)③是骨,②是关节,②和③构成骨骼
(_____)(2)①是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
(_____)(3)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
(_____)(4)①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舒张
22、大象的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______,共同维持______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_____行为。
23、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该实验是一组 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瓶子口的不同.
24、蛔虫是常见的___________动物;乌贼俗称墨鱼,但不是鱼,而是属于__________动物。鳄鱼和娃娃鱼分别是__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动物。
25、预防蛔虫病要做到:(1)要注意__;(2)要管理好__.
26、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生活的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27、人是属于_______类动物。
28、如图是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酵母菌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三大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的细胞的核质有__________包被,所以它属于________生物。
(3)和动物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植物细胞相比,酵母
菌细胞没有__________,需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_____。
(4)结构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能为酵母菌细胞提供能量.
29、“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30、在生活中常见不同的生物有相同的名称或同一生物有不同的名称,为了避免 的混乱,便于交流、研究和开发利用,1735年,瑞典科学家 创立了 。
31、连线题。
32、性状就是指生物体中表现不出来的特征.
3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甲 | 乙 | 丙 |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肩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如图乙,表示______(填“屈肘”或“伸肘”)动作。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关节头从[d]______里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______有关(填字母);关节腔内的______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4、联系实际生活:
(1)炎热的夏季,小明爱吃板烧鱿鱼和凉拌海蛰.鱿鱼、海蛰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_____、_____.
(2)小明奶奶家养着家兔,奶奶经常给它喂青草,家兔牙齿门齿用于_____;家兔的消化道还有发达的_____,也适于消化青草.一天当小明刚要抓住这只家兔时,它飞快地逃跑了,它之所以能够感受来自外界的刺激,是因为它还象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具有发达的_____和遇布全身的_____,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3)在黄海有小黄鱼,小黄鱼是通过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
(4)鱼类与蚯蚓、蝗虫等动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蚯蚓身体中相当于鱼鳃的是_____.
(5)观察鱼缸中的鱼,可以看到它的口和鲍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合,这是鱼在进行_____;而且鱼的鳃是鲜红色的,其原因是:_____.当它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_____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容易干燥,室息死亡.
(6)青娃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具有_____的功能,因而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7)雨后小华发现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她猜想可能的原因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