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史实能够证明的结论是(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场
C.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D.正面战场的抗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诞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民族资本家。其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是:( )
A.荣德生
B.卢作孚
C.张謇
D.侯德榜
3、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皖系军阀的首领是( )
A.冯国璋
B.曹锟
C.张作霖
D.段祺瑞
4、有很多朋友叫“国庆”,是因为他们出生在国庆节那一天,那么在这些叫“国庆”的朋友中,最大的今年(2018)应是( )周岁?
A. 67 B. 68
C. 69 D. 70
5、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曰”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6、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
A.使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使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进行第一颗导弹发射试验
7、“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他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8、下表是1937年到1941年间,投入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所占其陆军总兵力的比例示意图。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无条件投降。据此可知( )
A.中国战场对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巨大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D.日军在中国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
9、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0、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 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
C. 外国势力开始侵华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道、墨、名、法、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庄子⑤墨子⑥荀子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④⑤
12、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如图所示为我国主要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我国(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初步摆脱工业落后面貌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国家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14、“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
B.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
C.义和团运动时期群众性反帝的斗争
D.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
15、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6、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下列模范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雷锋——解放军的好战士
B.邓稼先——人民的好干部
C.焦裕禄——两弹元勋
D.王进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17、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说说它最准确的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8、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实现了强兵富国的目的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技术
D.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19、以下两幅照片体现出百团大战的作战目标是
①破袭日军的交通线 ②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
③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④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拒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劝降,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 丁汝昌 B. 邓世昌 C. 徐邦道 D. 左宝贵
21、历史上的口号或主张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的特征。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22、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军校”,________任校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________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________,抗日民族________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爆发于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中国人民达________人以上。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________会战爆发。百团大战在________指挥下,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第三次________会战,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4、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无情批判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26、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27、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
(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且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3)1966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地对地战略导弹,其主要任务是 。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30、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
31、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一中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兴起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5)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6)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32、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4、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孽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窄)。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企及)也。
——汪士铎《亿丙日记》(1853~1856)
(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1919年,5月8日)读报载北京学界事,但觉感情愤兴,恨不躬逢其盛(5月17日的日记中有如下传单)鸣呼青岛!鸣呼我中国未来的前途,贪得无厌的日本人,没有一天忘记我这地大物博的中华民国(6月)代英所觉为重要之事,在唤醒工商界及多数平民。此其方法(一)用报纸发表时事,以有系统之叙述,使工商界及平民,知有国家而爱之。(二)辅进平民思潮,(支持)平民商会及其他平民活动。
——《恽代英日记》
(注∶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这,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阅读材料一,根据汪士铎的官职和日记中的描述,概括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北京学界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恽代英所列举的爱国方法。
(3)材料三让蒋介石“心神哀痛”的原因是什么?从1931年到1937年,材料中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儿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日记在历史研究中有何价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