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在欧洲西部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点图片,有个标注错了,请你帮忙找出来( )
A. 埃菲尔铁塔一法国
B. 风车—荷兰
C. 斗牛—瑞士
D. 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2、读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白令海峡沟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2】阿留申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造成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稳定
B.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C.位于板块内部地带,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
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大陆内部降水多 B.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5、下列有关非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干旱区面积广大 D.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大致对称分布
6、绥化市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3】关于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主要讲阿拉伯语
B.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
C.人口主要信仰基督教
D.所在大洲是南美洲
8、日本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低,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落后,水平低
B.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少
C.人口稀少,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小
D.多良港,方便农产品进口
9、小灵去旅游时,导游告诉她:“我们现在处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我们的东侧是东半球、我们的西侧是西半球”。请问小灵和导游正处于哪条经线上?能与这条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 20°;160° B. 20°E;160°W
C. 赤道;极圈 D. 20°W;160°E
10、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但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很不稳定。下图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棉花、茶叶
B.黄麻、甘蔗
C.小麦、茶叶
D.水稻、小麦
【2】印度粮食生产很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
B.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
C.农业劳动力不足且素质较低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比重小
11、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
B.0°经线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180°经线
D.东经160°经线同西经2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2、珠江三角洲的支柱产业是( )
A.造船业、飞机制造、采矿业等
B.服装、家用电器、医药、食品加工等
C.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
D.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宇航技术产业等
13、暑假小红随父母去欧洲西部旅游,并记下了途中的所见所闻。下列记录有误的是( )
A.在法国游览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B.在波兰看到了风车
C.基督教堂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基督教
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肉制品
14、长绒棉被誉为“棉中贵族”,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有广阔的优势种植区。符合新疆长绒棉种植区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15、白色农业即微牛物农业,它具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济源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16、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四周被海洋包围 B. 有巨厚的冰层 C. 地处高纬地区 D. 高原地形
17、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 )
A.摩尔曼斯克 B.苏维埃港 C.海参崴 D.圣彼得堡
18、某山山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那么这座山的海拔高度是
A、12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5000米
19、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
A. 西南季风不稳定 B. 东北季风不稳定 C. 东南季风不稳定 D. 西北季风不稳定
20、关于东西半球描述错误的是( )
A. 20°W与160°E 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B.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点(30°N,150°E)位于东半球 D. 点(30°N,30°W)位于西半球
21、将下列的相关项目进行搭配
A河南省________a滇________1昆明
B云南省________b豫________2郑州
C广东省________c闽________3广州
D福建省________d粤________4福州
22、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
23、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 提出的.
24、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名称。
____;
____;
____。
25、亚洲地势起伏很大, 高、 低。
26、亚洲是 人种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 人种的故乡.
27、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如果某一年夏季风(即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则容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填旱或涝)
28、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________ 是最大的纬线圈.
2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31、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秋分时地球公转的位置的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3)在甲位置的季节为_______,此时好望角昼___夜______。
(4)图中丙位置,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5)由丁到甲的阶段,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向____(南、北)移动。
32、电视播放的《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迁移的景象,结合下列两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非洲地形图,非洲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地势____。
(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以____(纬线)为中心,呈____对称,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
(3)为什么非洲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相当干旱____?
(4)每年的1月份,A地的草原动物开始向南部迁徙,这是由于A地位于____半球(南或北)1月份处于一年中的____季(干或湿),而此时的B地正处于一年中的____季(干或湿)。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动物迁徙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气温/降水)。
3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_____是世界上该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气候特征为_____。
(2)D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岸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
(3)N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洲,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右图_____(填序号)相吻合。
(4)从气候A→B→C的变化主要反映了_____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从气候E→F→G的变化主要反映了_____ 因素对气候影响:H处气候类型与周围明显不同,主要反映了_____因素对气候影响。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
34、下图示意世界大洲分布及三大宗教建筑照片。读图回答各问。
(1)②③所在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_(高/低)。
(2)写出数字所在地人们使用的主要语言: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写出数字所在地分布的主要人种:③________;④________。
(4)③⑤两地人种相同,但人们信仰的宗教不同:③地主要信仰的是________教;⑤地主要信仰的是________教。A、B、C三幅宗教建筑图片中,在⑤地常见的是__________。
(5)图中字母D和E所在地,代表人口稠密地区的是______。该处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图中⑦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5、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老人节,又称“登高节”。小明与爷爷一起住在杨家镇,他们决定重阳节当天一起去登山,小明事先准备了杨家镇附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出发当天,小明用等高线地形图知识向爷爷推荐Ⅰ线作为登山首选。小明向他爷爷推荐的理由是____.
(2)登山途中,爷爷说“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就地取材”是历代修筑长城的重要经验,并指着山上一段古长城告诉小明,该段长城就是沿____(地形部位)而建的。小明带爷爷在山顶附近区域转悠观赏自然风光,忽然听到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他们循声走过去在____(图示甲、乙)处看到了壮观的瀑布景观。
(3)小明与爷爷登上山顶朝____(方向)远眺,看见了他们俩居住的杨家镇。
(4)小明从地理角度向爷爷解释了杨家镇比桃村规模大的原因。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帮小明补充他要说的内容:____.(可从地形、河流、交通等方面择其一进行作答)
(5)观赏完后,爷孙俩原路返回到杨家镇的家中。晚上,小明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绘制了如下四幅地形剖面图,请你判断下列四幅图中____(填字母)是沿着图中纬线40°42'N绘制的。
A.
B.
C.
D.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