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藏高原上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
A.细毛羊 B.牦牛 C.三河马 D.滩羊
2、暑假期间,小明同学从天津乘船到海南省的三亚市,他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
A.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黄海、东海、南海、渤海 D. 东海、黄海、南海、渤海
3、结合仫佬族主要聚居地图、仫佬族传统民居图和仫佬族人口比重表,完成下面小题。
【1】仫佬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2】下列关于仫佬族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窗户较小是为了防风沙
B.尖顶有利于排水,适应多雨的气候
C.尖顶有利于积雪的滑落
D.墙厚窗小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3】下列关于2010年到2020年该区仫佬族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B.新生儿比重下降
C.老年人比重上升
D.总人口数量增加
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
A.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分布
B.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C.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6、下面三幅图反映的黄土地貌类型依次是( )
A.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墚
B.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
C.①黄土峁、②黄土墚、③黄土塬
D.①黄土墚、②黄土塬、③黄土峁
7、2023年3月19日至23日发生的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天气符号中,与图中北京天气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2】受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大的地区是( )
A.华北、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东南地区
【3】针对沙尘天气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是( )
①减少户外活动②做好防风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
③能见度低,加速汽车行驶④戴口罩以免沙尘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图中阴影部分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
A. B.
C.
D.
9、2023年11月21日,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举办。盐城是江苏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7.6米/秒,年均光照时间约2280小时,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下图为盐2280小时,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下图为盐城政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盐城东临(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盐城最适合发展的清洁能源是( )
①太阳能②潮汐能③水能④风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盐城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提升国家竞争力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增加全年优良天气天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11、2021年4月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白皮书。书中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云南省和河北省脱贫农产品不同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原则是( )
A.因地制宜
B.节约土地
C.省时高效
D.保护环境
【2】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其优良的品质得益于( )
A.海拔高,气温低
B.夏温高,日照足
C.距海近,降水多
D.纬度低 ,热量足
【3】新疆能够成为我国最大产棉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气候湿润 ③人口稠密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湘西曾是贫困县集中的地区之一 ,湘代表的省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
C.云南省
D.湖南省
12、“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江涛是你的气概……”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的就是长江。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余千米,水运网庞大
B.长江水能资源蕴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C.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
D.长江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
13、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B. 粮食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
C. 人均粮食产量居世界前列
D.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14、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5、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我国少数民族一回族聚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简称是甘或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省区是( )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①②③
16、“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泰山”位于:( )
A. 湘 B. 皖 C. 苏 D. 鲁
17、下列干湿区与所对应植被,正确的是( )
A.湿润区—草原 B.干旱区—森林 C.半湿润区—荒漠草原 D.半干旱区—草原
18、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是指( )
A.秦岭
B.巴颜喀拉山
C.井冈山
D.九华山
19、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的一些水文特点。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从诗句可读出,白帝城所处河段( )
A.降水量大,水量充沛
B.河流冬季、夏季水位变化大
C.地势平坦,适合运输
D.地势落差大,流速快
【3】①②③三个河段水电站分布情况( )
A.①河段最密集,流经地势交界处落差大
B.②河段最密集,河道弯曲流速快
C.③河段最密集,降水多水量最大
D.③河段最密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电量大
20、下图的宗教建筑景观属于( )
A.基督教堂 B.佛教堂
C.伊斯兰教堂 D.喇嘛教堂
21、我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是_______市,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________市。
22、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南,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2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___万多千米,渤海和___________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24、(走进东南亚)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①____洋,②____洋。
(2)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H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提示:B处气候参考图1,H处气候参考图2)
(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由____延伸,具有____分布的特点。
25、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条外流河是________。
26、新和桂这两个省级自治区主要是 族和壮族的聚居地。
27、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各少数民族_________在一起。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边疆地区。
28、我国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 个省,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A. 34,23.,8,3 B. 23,34,8,5 C. 34,23,,4,,2
29、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黑河﹣腾冲”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 (判断对错).
30、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盆地,该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以____族为主。
(2)图中A省区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有____,为了农业灌溉,很早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修建了一种叫“____”的引水工程。
(3)图中B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____。人为原因____。
31、读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
(2)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用____调水,可以缓解____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3)中线方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北经河南省、____省(省份),直达京、津两市。
(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____(写出一条即可)
32、2019年1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投资190亿元,融资150亿元,在重庆市先期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500万亩,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从源头到 (城市)的 游河段,图中水利枢纽工程是 和 水利枢纽工程。
(2)从武汉注入长江的支流是 江,它是在 游河段注入。
(3)据图21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 (增大、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 (增大、减小)。
近年来有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如果不治理,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的方向与途经地点示意图。
(1)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__,②省区的名称是_____,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所途经的9个省区中,唯一没有经过的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
(2)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最北之旅漠河;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c-b-d-a
D.d-c-b-a
(3)拍摄途中经过③省区南部的____________(地形区)
34、根据“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是长江的发源地____,②是长江注入海洋____。城市③是____,是长江____游和____游分界点,④是长江支流____。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____河段,原因是____。甲---乙是____铁路线,起讫点从____到____,途径郑州市,是我国____省的省会(填简称)。
(2)图二“黄河水系图”中A城市所在的是____省,B城市是黄河中游和下游分界点____,C是黄河注入的____海。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有____(填序号),凌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____的影响。根据图片二可以看出,黄河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变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
(3)比较长江和黄河在水文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成语“泾渭分明”源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由于含沙量不同,泾河渭河在汇合处,会出现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景观,常用来比喻界线清楚或是非分明。但泾渭清浊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泾渭分明”的现象在某些时候都已经不明显了。
(1)渭河、泾河都属于黄河水系,两条河汇合后在黄河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注入干流,这个地区也是我国______(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渭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产品丰富,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之一。除了地势平坦外,渭河流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
(3)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程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历史早期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泾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______(环境问题),地表变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泾河含沙量经历了______(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过程。
(4)泾河、渭河在汛期泥沙含量明显增多。每年从春季开始,泾河、渭河的水量逐渐增多,但主汛期一般是在______(季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