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如图甲、乙两点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位于东半球的热带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C.甲位于30°E,20°N和温带
D.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
2、2016年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 )
A.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B.解决人口素质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
3、阿拉伯人头巾和长袍多为白色,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自然条件?( )
A.多雨
B.炎热、多风沙
C.草原上放牧生活
D.严寒
4、看纪录片学地理,《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
【2】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原因有( )
①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②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③我国南北跨纬度广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其最重要的发展条件是( )
A.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 资源丰富
C. 水陆交通便利
D. 科技力量雄厚
6、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 C.文化中心 D.工业中心
7、能给我国带来丰富的降水,形成雨季的是( )
A.春季风
B.冬季风
C.秋季风
D.夏季风
8、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C.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带的极地附近
D.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9、在我国边疆的省区中,邻国最多的是: (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云南省
10、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关于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省利用广大丘陵地带无限开垦,发展粮食种植
B.b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广人稀,需设置合理的载畜量
C.c省南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条件严酷,沙漠所在盆地内无法种植瓜果
D.d省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物产丰饶,被称为“北大仓”
11、泰宁独特的丹霞地貌从成因上属于
A.沉积地貌 B.冰蚀地貌 C.水蚀地貌 D.风蚀地貌
12、被称作“塞上江南”的是( )
A.宁夏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13、“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中的城市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
A.亚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半湿润区
C.暖温带、湿润区 D.暖温带、半湿润区
14、小龙的爸爸要去澳大利亚悉尼工作,想科学专业的了解当地的气候,可选
A.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B.等温线图
C.等高线图
D.等降水量图
15、从黑河到腾冲画一条直线,则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D.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16、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河流汛期按照长短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2】四条河流共同的特点是( )
(1).都是外流河(2).都是内流河
(3).流向大致都是自西向东(4).都有结冰期
A.(1)(2)
B.(1)(3)
C.(2)(4)
D.(3)(4)
17、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地多水多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最可行是( )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
C.围湖造田
D.放弃种植业
1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与韩国陆上接壤
B.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
C.我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9、从世界看中国,我国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0、读中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城市与其气候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丙
B.②——乙
C.③——甲
D.④——丁
【2】导致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1、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青藏高原以东, ____________以南, ___________以北,东临_________和黄海,地形多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主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省和自治区,自西向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三大平原中,主力塑造者为黄河的是 平原。
24、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的特点。
25、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县、_________三级。我国首都是______。
26、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_____,_____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_________的省区,
28、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 位。
29、在各种地形中,____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最高。
30、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港是( )
A. 大连港 B. 上海港 C. 连云港 D. 广州港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 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
(2)山脉B是 山,它是我国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因为其海拔高而被称为“ ”.
(4)图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属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 ,属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 .(填字母代号)
32、图甲是中国地形分布图,图乙是中国地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A____平原,B____盆地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F____山脉,H____山脉
(3)山脉F东西两侧的省区分别是____和____(写全称)。
(4)图甲反映我国地形特点是复杂多样,____。图乙反映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呈____状分布。
(5)简答:图乙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____(气候、河流、交通任选一点)。
33、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
(2) 东部有山脉C为___________,北部山脉B为___________,西部山脉A为___________,
(3)河流E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两国的界河。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在甲、乙、丙中,___________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中部有一条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势陡峭的地方,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20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
(1)“立山黑部”地形以______为主,最高峰的海拔范围为______。
(2)“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
(3)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______地
A.甲 B.乙 C.丙 D.丁
(4)每年夏季积雪融化后,图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__ (A、B)处,理由是______。
35、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曲线I为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我国畜牧业以此线为界,以东为_____,以西为_____。
(2)A是_____牧区,B是_____牧区,C是_____牧区,D是_____牧区。
(3)图中阴影部分,②地的油料作物以_____为主;③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④地是我国糖料作物_____的集中产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