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读1986~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自1986年以来,我国人口( )
A.出生率逐年降低
B.死亡率不断降低
C.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
D.总数持续减少
【2】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来看,可能会促进其发展的行业是( )
A.医疗保险,养老服务
B.户外运动,体育健身
C.汽车销售,服装制造
D.休闲娱乐,国潮艺术
【3】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可能会( )
①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②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
③提高人口生育率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布匹 B.空气 C.钢材 D.水泥
3、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含沙量最大,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
A.珠江、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B.黄河、黑龙江、长江、珠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淮河、长江、珠江
4、继“长江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正在紧张的进行中,请问其中的“南水”指的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澜沧江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新 B.沪 C.蜀 D.藏
6、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陕西西安
D.广东深圳
7、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 )
A.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B.我国2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我国一月0℃等温线
D.我国七月20℃等温线
8、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C.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D.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
9、我国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10、云贵高原的突出地理特征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11、读“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分别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2】受①影响时我国的气候特征是( )
A.离海越远降水量越多
B.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寒冷干燥
D.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1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东部是渤海、北海、东海、南海
B. 120°E是我国东西部分界线
C. 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海南
D.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3、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图1)和“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形复杂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2】读“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区地表崎岖不平,广布石灰岩
B.B地区有长江、黄河流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C.C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D地区是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14、台湾省( )
A.位于我国最南端
B.地势西高东低
C.北临南海,南临东海
D.山地面积广
15、著名的忠烈祠位于( )
A.泰山
B.衡山
C.华山
D.恒山
16、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D.经济作物有甜菜、甘蔗、大豆
17、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B.同一地区,不同的自然灾害不会连续发生
C.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D.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18、2021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土地日,其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一旱地
B.②一草地
C.③一林地
D.④一水田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山地高原多,耕地少
C.难以利用土地较多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19、世界大洋最深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土耳其海峡
C.东非大裂谷
D.汤加海沟
20、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国跨纬度大 B.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C.地势高低不同 D.文化习惯差异造成的
21、我国第一大岛是________ ,最大的群岛是________
22、读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1________山脉3__________山峰4________
高原A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
平原C_________平原D__________
盆地E_________盆地M__________
半岛G_________
23、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24、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年降水量少于______。
25、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 、 、等,常见的 地质灾害有 、 、 、等,我国是世界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26、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7、我国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________ 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________ 渔场.
29、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
(2)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石山、高寒荒漠、永久冰雪和冰川等。
30、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
3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是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2)甲处的森林如果被大量砍伐,河流水文特征将会发生的变化有______(答一点)。
(3)图中的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类型)上,如果乙处发展粮食生产,通常种植______。
(4)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丙处湖泊通常发展______。有人主张,填平丙处湖泊,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5)有人认为,丁处部分种植粮食的耕地可以改种蔬菜和花卉,这种提议的依据是______。
32、读东西半球图,填写下列内容:
(1)上图中左图应为 半球,主要分布在该半球上的大洲是:① 洲、② 洲.大洲①与大洲 ②的分界线是 .
(2)由上图可看出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大陆和 大陆.
(3)任何一条经线都穿过的大洋是 洋,它与太平洋沟通的通道是 海峡.
(4)大洲 ③是 ;该洲大部分位于 (温度带).
(5)读图可知: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A.①、④ B.②、⑤ C.①、⑥ D.②、⑦
(6)A、B、C、D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C>A>D)
C.(D>A>C>B) D.(C>B>D>A)
(7)按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广阔的是 半球.
(8)中国位于 洲东部;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均填代码).
3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________高原。其中长江发源于山脉,注入海。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向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____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____________水利枢纽。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_。
34、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实地考察了黄河河道水情,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1)指出黄河发源地甲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下游桃花峪到利津段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
(2)试从含沙量、流速两方面比较青铜峡与桃花峪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3)近年来乙所在河段流域的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植树种草,打坝淤地。据此猜想本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与过去同期相比黄河入海水量的变化,并说出你的理由。
35、读我国三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图号 | A | B | C |
名 称 | 云南省 | ______ | ______ |
简 称 | ______ | 鲁 | ______ |
行政中心 | ______ | ______ | 哈尔滨 |
(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位于该线最北端的省份所在我国著名的大平原是______平原,最南端的省份所在高原是______高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