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下图中地理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线为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2线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3线为我国人口分布界线 D.4线为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2、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2】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下列选项中与“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的是( )
①先节水后调水 ②先调水后治污 ③先用水后环保 ④先治污后通水 ⑤先环保后用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3】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A.兴建水库
B.提高水价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保护水资源
3、中国的大飞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原因是该地区( )
A.人口稠密 B.气候宜人 C.地形平坦 D.科技雄厚
4、如表为我国7个地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对比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 东南地区 | 西南地区 | 华北地区 | 东北三省 | 新疆 | 青海、西藏 | 内蒙古、甘肃 |
人口密度 | >100 | >100 | >400 | >100 | <99 | <10 | <100 |
【1】表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 )
A.南方多、北方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东北多、东南少
D.西北多、西南少
【2】新疆地区人口密度小,是因为( )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纬度高、降水少
C.深居内陆、温差大
D.纬度高、气候寒
5、下图示意的饼状统计图反应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
6、下面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特点的图是
7、下列现象中,与我国地势特点有关的是 ( )
①许多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
②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大
③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
④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年内的运动轨迹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示意图,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元旦,北京的王先生乘京广高铁南下到广州出差,早餐在北京吃的是包子,晚餐在广州吃的是米饭。读京广高铁线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在北京和广州所吃食物的差异,主要受(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B.农业生产的影响
C.生活习惯的影响
D.地势高低的影响
【2】王先生在这趟南下之旅中发现( )
A.人口分布北密南疏
B.地势北高南低
C.农业分布北耕南牧
D.气温北低南高
【3】京广高铁沿线,冬季河流会结冰的是( )
A.深圳—广州段
B.广州—长沙段
C.长沙—武汉段
D.石家庄—北京段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美国
C.韩国
D.中国
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的是
A. 夏季风
B. 冬季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
12、射洪县属于
A. 干旱地区 B. 半干旱地区 C. 湿润地区 D. 半湿润地区
13、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受损失人口多
③中游河道弯曲 ④农业受灾面积广 ⑤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⑥财产损失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4、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最恰当的叙述是( )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15、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
A.省、市、县
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6、2023年9月7日凌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发生地面塌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地面塌陷是广州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下图示意该市10年间地面塌陷灾害的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频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市地面塌陷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是( )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2】地面塌陷灾害在该时段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原因是( )
①汛期降水丰沛②广布的溶洞地层③剧烈人类活动④地下水位变幅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防治广州市地面塌陷灾害的正确对策是( )
A.对岩土体进行扰动
B.减少集中供水设施
C.避免过量抽取地下水
D.增加人类工程活动
17、一般来说,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发展(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旅游业
18、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9、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
A.春小麦、大豆、甜菜 B.春小麦、棉花、大豆
C.冬小麦、玉米、大豆 D.冬小麦、大豆、甜菜
20、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63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都到拉萨,沿川藏铁路依次经过( )
A.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2】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平均海拔高度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沿途沙漠戈壁广布
【3】修建川藏铁路面临的难题有( )
①地形起伏大②人口城市众多③台风频繁④脆弱的生态环境⑤全线高温多雨⑥地质灾害多⑦跨越河流多
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③⑥⑦
D.④⑤⑥⑦
21、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这与发达的________业有密切的关系。
22、我国 年 月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3、在我国华北平原一般容易发生______旱,伏旱一般发生在________地区。
2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______,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_____________。
25、读部分地区人口、粮食、环境关系框图,将A-F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相应的框内。
A土壤肥力下降 .要求增产粮食 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粮食产量下降
E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F恶性循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6、“五海三洲两洋”之地指的是________。
27、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________,人均占有量较________。
2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年际变化大。
29、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连接处,那里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频繁,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3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 ) 、和东北地区。
31、读图,说出下图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我国的陆上邻国A:____;B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
(3)D省区的名称是:____;E省区的简称是:____
(4)我国的两个内海分别是:____;____
(5)台湾省和大陆之间的海峡F是____。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人大会议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二、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水稻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在不断地研制和推广新型水稻。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水稻产区分布图和B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带(填温度带),该地区位于图中A____(填山脉名称)——淮河一线以南。
(2)B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夏季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满足了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其地形以平原为主,分布着广阔的____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稻的产量高。
(3)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筛选出优质、丰产、高效的耐冷水稻品种,配套相应机械化栽培技术,并试种成功。这体现了____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C区域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原因是:____,C地区的农业部门以____为主。
(5)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人人有责。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做?____。(写出一点即可)
33、读图下图,分析回答:
(1)A、B、C、D四地中,____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_破坏严重,暴雨集中,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保持本区水土,我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
(2)四地中,____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其原因是:本区水资源缺乏,再加上____大量增加,造成用水需求量大增。
(3)____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地区。
(4)滥垦滥伐现象近年来在____严重蔓延,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____严重,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从而造成____灾害。
34、读下图“长江略图”和“黄河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__高原上。从左图看长江上游像一个巨大的“V”字;那么从右图看黄河像一个巨大的“______”字。
(2)左图中位于______以上的河段是长江上游,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E代表______水利枢纽;右图中位于______以上的河段是黄河上游,流经③是_________平原。
(3)长江中游流经有“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容易形成________________灾害,因此要重点治理,黄河中游流经右图中的甲_____________高原,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因此要开展______综合治理。
(4)长江下游流经江苏省和左图中的C_______市,最后注入______海.黄河下游流经右图中的④______省,最后注入海洋。
35、读图1“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图2“中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D________;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800mm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
(2)由此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节(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主要来自太平洋。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