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
B.北海、东海、南海、渤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是( )
A.东南、东北、西北
B.东北、西北、西南
C.西北、西南、东南
D.中部、东部、西南
3、珠江三角洲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具有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资源充足
C.地势平坦 D.毗邻港澳华人华侨多
4、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防止水污染
C.节约用水 D.兴修水库
5、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如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四大茶区种植茶叶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科技发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贵州省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它属于( )
A.华南茶区
B.西南茶区
C.江南茶区
D.江北茶区
【3】近年来,贵州省积极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该举措可以( )
①促进茶文化传播 ②提高茶叶知名度
③缩小茶叶市场 ④实现产业扶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关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水多地少”,南方地区“地多水少”
B.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资源“南丰北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C.解决耕地不足的有效措施是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我国修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现状。
7、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地震-台风-雷暴雨
B.干早-山崩-泥石流
C.台风-暴雨-泥石流
D.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8、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资源与资金 B.气候与地形 C.市场与交通 D.人才与技术
9、河流犹如大地的血脉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下面是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河流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柴达木盆地
B.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
D.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左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11、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这是因为( )
A.有广大的内陆区
B.水资源总量小
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多
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12、我国的省级单位都有简称,陕西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澳门别行政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豫、沪、藏、港 B.秦、渝、桂、澳
C.晋、京、新、澳 D.皖、津、宁、台
13、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即“黄土风情”。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安塞腰鼓
B.傣族竹楼
C.信天游
D.窑洞
14、读东北三省区域图回答,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地广人稀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题文)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 四川、西藏 B. 广东、海南 C. 山东、香港 D. 河南、澳门
16、如图四种美食中,体现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是( )
A.
B.
C.
D.
17、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年较差
C.日平均气温高
D.年平均气温高
18、我国领土在地球上五带中的位置是:( )
A.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B.温带范围最大,其次为寒带,热带范围最小
C.寒带、温带面积大体相当,小部分在热带
D.大部分在热带,温带其次,小部分在寒带
19、首都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0、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21、中国地势第二、三两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南往北可以划分为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中温带、________、高原气候区。
23、黄河发源于__,全长__,注入__海.
24、中国政府于1997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
25、(走进东南亚)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①____洋,②____洋。
(2)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H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特点是____。(提示:B处气候参考图1,H处气候参考图2)
(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由____延伸,具有____分布的特点。
26、我国四大高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
27、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的特点。
28、受地势影响我国的河流主要________ 流,主要流入________洋,少部分流入________ 洋和________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河。
29、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把黄土高原、 的又常称为“黄土地”。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被称为“ ”
30、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各少数民族_________在一起。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边疆地区。
31、读下面气候图,回答问题。
(1)一般情我们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进行。
(2)赤道穿过的附近地区,主要以________气候为主,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的中部、亚洲东南部和________洲的北部。
(3)读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图,降水均匀且多的是________图。
(4)分析乙丙两地在气候上的差异。________。
(5)水稻喜高温、喜湿、短日照。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此气候的特点,说一说泰国是否适合种植水稻?为什么?________。
32、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年北京时提出了“3+2”首都经济圈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并称为“京三角”。它与“长三角”“珠三角”一起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
材料二图I为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甲乙丙为“京三角”“长三角”“珠三角”
材料三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298千米,运行仅8小时。图II为京广高铁示意图
(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
A.集中在广大内陆B.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
C.沿海和内陆均衡发展D.高新技术产业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2)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判断家乡镇江属于________工业基地(填字母代号)。
(3)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________和________,联系京三角与长三角的铁路线为________。
(4)甲、乙、丙三个工业基地中,资源比较丰富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
(5)乙图中H为宝钢属于临海型钢铁企业,分布在上海,其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交通条件:________;②市场条件:________。
(6)丙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省区________。
33、读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和“京津唐工业基地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2)甲乙丙丁中属于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_____,其核心城市为_____。
(3)读图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___。
(4)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被称为“中国硅谷”的是______。
34、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盆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高原:3____________4__________6____________
山脉: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
【2】“山——祁连山——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与第二级阶梯 的分界线。
35、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很大,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____、贺兰山、____、冈底斯山脉,大致与我国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关于800mm年等降水量线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地
B.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C.大致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D.大致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东南沿海,其水汽来源于印度洋和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干旱和____;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灾害性天气____(选填“寒潮”和“梅雨”)。
(4)中东部地区许多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和地势以及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5)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影响因素为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