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从经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和低纬度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C. 人口死亡率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3、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 大聚居、小杂居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 D.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4、我国国土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纬度差异 B. 经度差异 C. 地形差异 D. 海陆位置
5、2021年7月17日到26日河南省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引发了( )灾害。
A.洪涝
B.干旱
C.泥石流
D.冰雹
6、读图1“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图2“某年我国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表现出( )
A.秦岭是南北走向的山脉
B.我国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
D.大陆海岸线平直
【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一般来说,山区不利于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旅游业
7、读我国沿着北纬32°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②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③在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④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
A.青藏高原
B.新疆
C.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D.北冰洋
9、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东南季风,②为西南季风
B.①②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引发旱涝灾害
C.此时,我国正值夏季
D.图示季节,我国外流河流量小,正值枯水期
10、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根据以上描述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大巴山
【2】该重要的地理界线大致与以下哪条线基本吻合( )
①1月0℃等温线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关于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D.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
12、我们延庆成为北京夏季避暑地,主要是因为: ( )
A. 地处高纬地区 B. 临海
C. 地形影响 D. 寒潮影响
13、火山爆发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洪水
C.干旱
D.台风
14、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 )
A.青海省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5、下图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它位于( )
A.柬埔寨
B.泰国
C.斯里兰卡
D.印度
16、黄土高原上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川
17、读美国本土和东北三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中国东北工业区,两地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②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沿海有良港④水源充足、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两区域农业发展良好,共同的优势条件有( )
①耕地面积广大,大型机械化工具的使用②专业化生产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④气候雨热同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两国东北部工业区都存在矿产资源日趋枯竭、污染严重等问题,对两处后续工业发展方向描述错误的是( )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研发新的开采技术应对资源日趋枯竭现状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D.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工业
18、下列国家中有北极圈穿过的是( )
A.俄罗斯、乌克兰、德国 B.美国、加拿大、瑞典
C.冰岛、挪威、日本、美国 D.波兰、法国、加拿大
19、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壮族 B.苗族 C.蒙古族 D.汉族
20、图中①、②、③、④海域是( )
A. 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
B. 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
C. 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
D. 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
21、巫山是______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脉,太行山脉以东是 (地形区)。
22、我国地势特点是:地势_______高_____低,呈_________分布。
23、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_________高原地区的_________保持工作。
24、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____和____,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5、如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考虑,请给下列地区选择适合的农业部门。
甲地 a种植花卉、蔬菜等
乙地 b种植果树
丙地 c发展海水养殖
丁地 d种植水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之最:
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_______;最平坦的高原是 ______;受水蚀作用最强的高原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纬度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__ ;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黄淮海平原”是指______;平原被称为“水乡”、“鱼米之乡“______。
27、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28、我国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平原。
29、读图,分析影响塔里木盆地和台湾岛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因素,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 塔里木盆地 | 台湾岛 |
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四面环海 |
气候______ | 气候湿热 | |
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 东部山地、西部______ | |
河流稀少,大部分最终未能流入海洋,属____河。 | 河流短而急,____资源丰富。 | |
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特点 | 人口、城镇、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的绿洲。 | 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平原,交通线环岛分布。 |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 | ____ | 地形地势 |
30、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______)
31、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E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
①林地 ②耕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降水多少进一步区分则可以得出:A为_____,B为_____.
(3)图中区域A和B大致以秦岭——_____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农作物分布来看,A、B区域各主要是_____、_____。
①水稻 ②小麦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洋西岸,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
(2)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达______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同时又是海洋大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从南到北依次濒临C南海、B______海、黄海和A______海。
(3)我国岛屿众多,⑦______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西隔海峡与______省相望。
(4)我国邻国众多,陆上邻国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⑧______。
(5)民俗体验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生力军。在DEFG所代表的四省区中,品湘味儿、湘情和湘风应到______(填字母);体验“茫茫草原牧牛马”,观赏“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应去______(填字母)。
3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11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安徽马鞍山市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并讲话。韩正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
(1)读材料一可知,长江经济带覆盖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1%。
(2)长江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有“__________”之称。
(3)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其中____(填“上”“中”或“下”)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说出长江的主要污染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下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 B.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5)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必须坚持走_______、_________之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 因素造成的。
(2)小明居住的区域和乙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流)一线。
(3)A区域是我国以 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该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发展不利条件是 。
(4)小明打算旅游期间从广州到兖州参观兴隆文化园,写出乘坐火车的最佳路线: 京广线— — --兖州。
(5)酒泉是我国重要的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北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严重,你认为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至少两条)
35、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临海:A ;(2)国家:① ;
(3)岛屿:⑤ ;(4)山脉:⑥ ;
(5)高原:⑦ ;(6)盆地:⑧ ;
(7)平原:⑨ 。(8)山脉a和河流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a ;b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