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为( )
A. 榷场 B. 早市 C. 瓦舍 D. 蕃坊
2、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领域采取措施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
A.统一货币
B.中央集权
C.统一文字
D.修筑长城
3、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4、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史学著作了解的有
①夏朝的建立
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③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④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5、促使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氏族公社的形成
C. 学会建造房屋 D. 原始农业的发展
6、传说中的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琴瑟”,下列哪一项发明与炎帝无关( )
A.发明纺织
B.制作陶器
C.挖掘水井
D.煮盐
7、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实行分封制
8、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9、下面图片中的实物能够反映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A.
B.
C.
D.
10、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宋四家”的是( )
11、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诗中的“七雄”指的是( )
A.鲁、楚、燕、韩、赵、魏、秦
B.齐、楚、燕、韩、晋、魏、秦
C.齐、楚、宋、韩、赵、魏、秦
D.齐、楚、燕、韩、赵、魏、秦
12、“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这是清朝时期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众的政策,当时,领导土尔扈特部的首领是
A. 喝尔丹
B. 渥巴锡
C. 阿骨打
D. 元吴
13、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其中,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下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14、据《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后,“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所述安史之乱影响的是
A.政权分立局面出现
B.藩镇割据逐渐形成
C.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D.唐王朝至此灭亡
15、花生、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6、下面是一本书的篇章节选,这本书可能是( )
《尚贤》 《尚同》 《节用》 《非命》 《尊天》 《事鬼》 《兼爱》 《非攻》 …… |
A.《墨子》
B.《论语》
C.《韩非子》
D.《老子》
17、中纪委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下列具备监督职能的是
A.太尉
B.丞相
C.诸侯
D.御史大夫
18、交子的出现,直接反映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印刷技术领先世界
C. 手工业技术有了显著发展
D. 商业的繁荣
19、8岁的汉质帝说外戚梁冀是“跋扈将军”,结果被梁令人毒死。这主要说明东汉当时( )
A. 君强臣弱 B. 外戚专权 C. 政治腐败 D. 社会动荡
20、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与沙俄关系史时,可以直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B.
C. D.
21、(1)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_____逐渐进化而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_____的特征。
(2)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_____,靠采集、狩猎为生;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_____。
(3)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朝开始。
(4)_____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末期的_____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____国家;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2、历史的发展需要某些因素的推动。
(1)秦始皇嬴政,他将 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2)汉武帝在位时,思想上采取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3、受战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______(人物)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25、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6、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它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7、(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
28、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________.
29、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
30、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1、将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兰亭序》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史”---
(2)他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3)他是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曾创作《窦娥冤》--
(4)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四 他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2)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
(4) 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这位皇帝把什么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5)材料四出现的原因跟什么考试制度有关?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下最为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