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为( )

    A. 榷场   B. 早市   C. 瓦舍   D. 蕃坊

     

  • 2、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领域采取措施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A.统一货币

    B.中央集权

    C.统一文字

    D.修筑长城

  • 3、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 4、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史学著作了解的有

    ①夏朝的建立

    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③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④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 5、促使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氏族公社的形成

    C. 学会建造房屋 D. 原始农业的发展

  • 6、传说中的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琴瑟”,下列哪一项发明与炎帝无关( )

    A.发明纺织

    B.制作陶器

    C.挖掘水井

    D.煮盐

  • 7、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实行分封制

  • 8、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 9、下面图片中的实物能够反映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A.

    B.

    C.

    D.

  • 10、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宋四家的是(   )

     

     

  • 11、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诗中的“七雄”指的是( )

    A.鲁、楚、燕、韩、赵、魏、秦

    B.齐、楚、燕、韩、晋、魏、秦

    C.齐、楚、宋、韩、赵、魏、秦

    D.齐、楚、燕、韩、赵、魏、秦

  • 12、“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这是清朝时期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众的政策,当时,领导土尔扈特部的首领是

    A. 喝尔丹

    B. 渥巴锡

    C. 阿骨打

    D. 元吴

  • 13、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其中,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下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 14、据《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后,“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所述安史之乱影响的是

    A.政权分立局面出现

    B.藩镇割据逐渐形成

    C.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D.唐王朝至此灭亡

  • 15、花生、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16、下面是一本书的篇章节选,这本书可能是(     

    《尚贤》

    《尚同》

    《节用》

    《非命》

    《尊天》

    《事鬼》

    《兼爱》

    《非攻》

    ……

    A.《墨子》

    B.《论语》

    C.《韩非子》

    D.《老子》

  • 17、中纪委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下列具备监督职能的是

    A.太尉

    B.丞相

    C.诸侯

    D.御史大夫

  • 18、交子的出现,直接反映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印刷技术领先世界

    C. 手工业技术有了显著发展

    D. 商业的繁荣

  • 19、8岁的汉质帝说外戚梁冀是“跋扈将军”,结果被梁令人毒死。这主要说明东汉当时( )

    A. 君强臣弱   B. 外戚专权   C. 政治腐败   D. 社会动荡

  • 20、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与沙俄关系史时,可以直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_____逐渐进化而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_____的特征。

    (2)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_____,靠采集、狩猎为生;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_____

    (3)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朝开始。

    (4)_____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末期的_____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____国家;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22、历史的发展需要某些因素的推动。

    (1)秦始皇嬴政,他将   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2)汉武帝在位时,思想上采取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 23、受战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______(人物)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 2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 25、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 26、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它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 27、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

  • 28、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________.

  • 29、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

  • 30、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兰亭序》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史”---

    (2)他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3)他是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曾创作《窦娥冤》--

    (4)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四  他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2)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

    (4) 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这位皇帝把什么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5)材料四出现的原因跟什么考试制度有关?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下最为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