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评为“圣人”。其中“书圣”、“医圣”分别是
A.司马迁、扁鹊
B.王羲之、华佗
C.屈原、张仲景
D.王羲之、张仲景
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开明皇帝,他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下列有关唐太宗的评价或政绩,与历史不符的是
A.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勤于政事,关心农桑
C.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
D.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太康之治”
5、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在哪一年?
A.1885
B.1895
C.1898
D.1900
6、目前各种新型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在防治疾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
A. 《伤寒杂病论》 B. 《道德经》 C. 《九章算术》 D. 《春秋》
7、有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有关它的记述,下列不存在的是( )
A.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
B.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斗争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我”的历史功绩是
A.加强了中外经济交流
B.打败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
C.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D.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9、西汉某一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这一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楚汉之争
10、下表反映出清朝前期
时期 | 人口 | 耕地面积 | 征收粮食 |
顺治末年 | 不到2000万 | 约549万顷 | 640多万石 |
乾隆末年 | 3亿左右 | 约741万顷 | 830多万石 |
A.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B.出现手工业工场
C.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D.形成了农村集市
11、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B.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巴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C.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D.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12、1921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出土了大量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据研究,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此处古人类属于
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居民
13、商王盘庚前期几次迁都,其原因是
A.战乱、环境变化
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
C.外族入侵
D.思念家乡
14、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思想文化繁荣
15、2020年为《【纪念孔子诞辰】,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
A.
B.
C.
D.
16、“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如图石拱桥的赞美。这座桥的设计者是( )
A.李冰
B.李白
C.李春
D.杨坚
17、元朝畏兀儿人贯云石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18、“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朝代的建立过程。这个朝代都城位于( )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阳城
19、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有人这样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这里的“大风气”是指
A.百家争鸣
B.儒学独尊
C.崇法抑儒
D.诸侯争霸
20、“记忆中原,老家河南”。河南省是黄河文明的摇篮,也是华夏儿女的心灵故乡。河南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21、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22、西周的都城在________;东周的都城在_______。
23、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出现了“______”的谚语。
24、清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
25、唐朝 ___________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深受大众欢迎;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___________;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著作是《___________》。
26、
27、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重要内容。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盛世的相同点。
材料二 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
——《剑桥中国隋唐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举例说明唐太宗在“纳谏爱民”方面的措施或事例。
材料三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A拟意见,送经皇帝函赦后,再须远B,若B不同意,害的退回重拟。因此必得A、B共同认可,那道故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和A、B所代表的中央机构名称?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材料四 宋朝统治措施图示如下
(4)依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宋代统治措施的影响。
28、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_____”。
29、(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派遣以①________为司令员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此战争中出现了好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英雄②________。
(2)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对土地进行了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颁布的《③________》,进行土地改革,从此彻底摧毁我国存在的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三大改造时对农业调整的方式是农民加入农业生产④________;改革开放后,首先在安徽省小岗村实行⑤________,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0、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由越南传入的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期推广到东南地区: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有关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基督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2)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3、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请在材料中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影响我国原始居民房屋类型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