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9年向其他列强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2、下图墓地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作出的巨大牺牲,对这一斗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一斗争称为“广西起义”
B.它是发生在1905年,由孙中山直接领导
C.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利
D.它虽然作出巨大牺牲,但取得了胜利
3、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分党派、民族和阶级,铸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坚固长城。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展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又称“合众国之父”。他是( )
A.林肯
B.罗斯福
C.华盛顿
D.拿破仑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的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秋收起义
6、很多诗词中有浓缩的历史,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2)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圆明园中进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4)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A.(1)(2)(3)(4)
B.(4)(3)(2)(1)
C.(1)(3)(2)(4)
D.(4)(2)(3)(1)
7、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写遥“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的大事”,他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他是状元出身,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这里的“他”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卢作孚
D.侯德榜
9、习近平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纪念五四运动对于发扬五四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五四精神指的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爱国、平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自由、平等
10、孙中山先生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历史性巨变。主要原因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阻碍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1、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杨锐
1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整后的五大军种( )
A.陆军
B.网络部队
C.空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3、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A.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B.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C.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思想上作了准备
D.把全国人民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14、下图所示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示意图,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C.中国灵活的外交政策
D.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15、观察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自然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16、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且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秋收起义
17、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与其观点一致的选项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C.要彻底地不妥协地进行反帝反封建
D.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秩序
18、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对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
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9、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选自徐志摩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鲁迅《狂人日记》
B.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1、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_____、充实、提高。
23、签订: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4、戊戌政变时,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
2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6、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_____被迫进行长征。
28、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是 __________ 。
29、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⑩“______”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⑪______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30、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1、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2、简答题。
(1)根据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请你依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分别是指哪几次?
(2)请你写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量最多,主权丧失最严重,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这一条约是什么?
(4)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慨?
3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34、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材料二: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 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这一做法,在中央的支持下和倡导下,成为全国推广的农业生产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什么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这种“农业生产制度”在全国推广带来了哪些影响?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