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为了抵制英国的非法贸易 B. 被林则徐请求禁烟的恳切措辞所感动
C. 鸦片输入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D. 鸦片输入使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2、1914到1918年间,农户、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而荒地数量和军费开支却骤然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共同纲领》 B. 《土地改革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生地,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 B. 武昌 C. 上海 D. 长沙
5、下列史实距今有50周年的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全面内战的爆发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长征的胜利
6、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哪一制度的实行( )
A. 三省六部制 B. 行省制度 C. 建立县制 D. 分封制
7、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中,国共正式“联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黄埔军校创办
D.北伐战争开始
8、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解放战争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
9、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朱德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 镇压义和团运动
B. 扩张市场
C. 掠夺白银
D. 占领土地
1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广西起义
1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洪秀全
D.洪仁玕
14、小王同学用百度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他要搜索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张之洞 D.詹天佑
15、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九一八事变
16、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材料所说的“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是( )
A.德国侵占胶州湾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34—1936年”“革命转危为安”“战略转移”这三个关键信息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古田会议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18、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
A. 阿拉伯人 B. 波斯人 C. 罗马人 D. 印度人
19、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 中山舰事件 B.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0、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50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干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这说明( )
A.大宛与乌孙已全部归顺西汉
B.西域都护已发展成独立王国
C.西汉已在西域实行行政管理
D.汉朝印绶颇受西域贵族喜爱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2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这次活动轰动京、沪,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3、______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党的好干部”是______。
24、爆发:__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城。
2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________,它坚持斗争________年,沉重地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6、《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了_______岛。《马关条约》中,中国又被迫割让了______岛。
27、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0、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_____》,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31、西藏是我国的重要的领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和平解放 |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
加强联系 | (2)为密切祖国内地同西藏的联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修建了哪几条进藏公路?(写出一条即可) |
感恩做主 | (3)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一事件使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该事件消灭了哪一落后制度? |
反对藏独 | (4)针对拉萨极少数人搞藏独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
32、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某历史兴趣小组运用时间轴和图示法展示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学习成果。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内容。
(1)时间轴①年签订的条约中,被迫开放的最南通商口岸
(2)根据时间轴上标出的时间,清政府京师(北京)两次被攻占相隔多少年?
(3)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最大军事工业名称
(4)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诞生的时间和地点
(5)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时间轴上的年代及图上地点
(6)在长春发生的是哪一重大战役
(7)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地点
(8)请你为这次探究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谈谈学习这段历史的感悟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曾国藩说:“欲求自强之道…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功夫。”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材料三 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的政治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表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有何侧重点?有什么具体表现?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什么发展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