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2、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中国农村,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例外的是,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等极少数村庄到至今也没有实行这一制度。但是,它们的集体经济却获得了大发展,年总产值都在数百亿,华西被称为全国第一村(定陶全县总产值才几个亿)。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适合中国广大的农村
B.如果不实行生产责任制,所有的村庄都会和华西、南街一样大发展
C.华西、南街的发展不能否定生产责任制的巨大作用
D.华西、南街的发展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所有的农村
3、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分别出现于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第三次创业高潮的直接动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加入世贸组织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湖南籍历史人物与其历史活动及影响搭配错误的一组为( )
A.曾国藩——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B.左宗棠——收复新疆功臣
C.黄兴——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D.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5、2013 年 4 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 150 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事件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开发沿海城市
C.开放经济特区
D.开放开发沿江城市
7、从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口炮台,逼近天津
D.《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9、某中学八年级要排练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晓霞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她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新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10、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1、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2、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其中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1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列战役是“彭大将军”指挥的是( )
A.百团大战 B.长沙会战 C.常德会战 D.武汉会战
15、如下图的圆明园铜鼠自和铜兔自流失海外多年,是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将它们无偿的捐赠,流失海外多年的它们得以回家圆明园兔首和鼠首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下列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世纪上半期
B.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
C.公元2世纪上半期
D.公元2世纪下半期
17、《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19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2600万元。从1828-1836年,却从中国流出了3800万元。使中国国际收支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外茶叶贸易 B. 英国对中国走私鸦片 C. 清政府闭关锁国 D. 自然经济遭到完全破坏
18、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政策是在( )
A. 筹建新中国时 B. 制定宪法时
C. 修改宪法时 D. 中共八大上
1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 “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C. 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D.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0、“废除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梁启超
2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1901年9月签订的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3、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
24、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5、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诞生了。这里是________。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这里成立。这里是________。
(3)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是________。
26、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7、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2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_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30、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在________全军覆没;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成立。
3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上确定指导方针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概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
32、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哪次会议确立的?
(2)这次会议确立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在这次会议上选举的领导机构名称叫什么?谁当选为书记?
(4)列举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三位即可)。
(5)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33、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该措施的标志是什么?这项措施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3年至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