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信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教训”包括(       

    ①应注重民主法制建设②应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应防止个人崇拜④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 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中国痛失台湾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 《辛丑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 4、《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4日在第一版刊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问你下列观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一句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C.立即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 5、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6、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武昌起义

    B.百日维新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发展是硬道理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科教兴国

  • 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C.井冈山会师

    D.古田会议召开

  • 9、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的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洪秀全称天王   C. 定都天京   D. 青浦大捷

  • 10、屠呦呦教授曾说:“中国中医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研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从而发现更多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秉承这一思想,她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成为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11、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发展

    B.大都市的繁华

    C.海上交通的发达

    D.各民族的交融

  • 12、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B.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3、中共七大是胜利的大会,是团结的大会,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会于1945年4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召开

    B.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C.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 14、达芬奇、拉斐尔和(  )被并称为“美术三杰”

    A.但丁 B.彼特拉克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 15、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南京

    C.新中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 16、2012年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莫言

  • 17、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有赔款的内容②都有割让领土的内容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④都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 18、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题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场地中央。这块基石当时应保留在

    A.哈尔滨

    B.长春

    C.吉林

    D.大连

  • 19、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足,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道路的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20、根据如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示意图的提示,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__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22、19世纪70年代外国势力侵入新疆,清政府派________收复新疆;至________年,除伊犁外新疆的其他地区都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

  • 23、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24、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此期间,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工业基地。

  • 25、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2年

    (1)中共十八大上,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______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_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国家____________现代化,其出发点是坚持和发展______

    2014年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⑦______的发展理念。同年,______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2015年

    (4)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______中国化新的飞跃。

     

    (5)请给上述内容拟定一个主题词______

  •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7、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

  • 28、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 29、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割地最多的条约是《______》。

  • 30、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起义军称“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入近代】

    (1)标志着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经济工业化】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写出此运动中在湖北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政治民主化】

    (3)写出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名称。

    【思想科学化】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5)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一例即可)

    (6)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写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学史感悟】

    (7)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 32、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 33、请你写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间。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列举这一计划在交通领域所取的成就实例(至少两个)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实现“救国之梦”,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国旗、代国歌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