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共一大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下图是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庆祝我国加入某世界组织发行的邮票。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3、它被称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使近代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它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历史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与下图文物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此图为2015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的舷窗。该军舰在1894年黄海海战中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社烈殉国。 |
A.陈化成
B.左宗棠
C.关天培
D.邓世昌
5、某学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 湘江 B. 湘西 C. 遵义 D. 泸定桥
6、日本占领东北后,又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该运动的意义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D.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7、习主席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根本前提是( )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8、“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辛亥革命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若要为这部重要文件添加颁布年份,根据当时中国的纪年法,这个年份应是( )
A.民国元年
B.民国三年
C.民国五年
D.民国十年
10、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突出说明了(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的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1、小华同学的曾祖父祖籍香港岛,1843年移居台北;1896年又迁居北京东交民巷;1902年被迫住在北京郊外。与老人60多年的颠沛流离、苦难命运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谴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错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调整国民经济
C.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三大改造
1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喻。该“上喻”的颁布,标志着( )
A.鸦片战争的开始 B.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C.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D.戊戌变法的开始
14、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旧瓶里装了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6、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辛丑条约》的签订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天津条约》的签订 D. 《南京条约》的签订
17、“一道海峡连两岸,世世代代一条根无论家里无论家外,血浓于水情意深……”这是歌曲《两岸一家亲》的部分歌词。“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经济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18、历史经验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两党“合则两利”的有( )
①北伐的胜利进军 ②红军的长征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重庆谈判.
A. ④②
B. ②①
C. ①③
D. ③②
19、下侧图片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A.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B.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D.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0、图1-图3共同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1、古田会议:1929年12月,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2、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
23、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__》。
24、涌现的英雄:张自忠、______。
25、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6、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地名。
(1)目前,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五”计划期间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在 。
(2)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它是 。
(3)它很美丽,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同时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城市,它是 。
27、回答下列问题:
(1)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_。
(2)《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的曲作者﹣﹣________。
(3)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往北京的首席代表﹣﹣________。
(4)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________。
(5)有“铁人”称号的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
28、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鲁迅批判国民性质问题的经典之作——
(3)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0、(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1、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的两个范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2、根据下面年代尺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4)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5)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33、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34、(抗争篇:识人类良知)(6分)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2分)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1分)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1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