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实现民族共同抗日

  • 2、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3、邹容的《革命军》被誉为近代中国的“人权宣言”。他针对满洲贵族对内暴虐统治、对外趋炎附势,提出了“欲御外辱,先消内患”的口号。这说明邹容心中的“革命”

    A.单一排满兴汉

    B.暴力革命

    C.极端民族主义

    D.反帝反封建

  • 4、东北小调:“高粱叶子青又青,918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国民政府忙于北伐战争

    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中国的武器落后

    D.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 5、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省港大罢工

  • 6、2018年9月23日,中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习近平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农民问题的政策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重商主义

  • 7、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兵谏敦促蒋介石抗日保国,共产党人极力斡旋。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扭转时局”是指

    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8、林则徐曾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自己的家国情怀。他践行这一情怀的壮举是(       

    A.金田起义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 9、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他们参加的活动是

    A.开国大典

    B.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 10、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胡适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442

    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447

    打油诗寄元任……………………………………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464

    觐庄之文学革命四大纲……………………………468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 11、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下列关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北洋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 12、江西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也得到了“军队的摇篮”“工人运动的摇篮”“革命的摇篮”和“共和国的摇篮”等称号,“革命的摇篮”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 13、今年(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地点在南京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14、19世纪30年代,英国青年军官罗林在古代苏美尔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了一幅雕刻在岩壁上的作品,最终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解读了这种文字。这种文字是( )

    A. 象形文字   B. 甲骨文   C. 拉丁文字   D. 楔形文字

     

  • 15、1945年8月,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 )

    A.《合作宣言》

    B.《共同纲领》

    C.《停战协议》

    D.《双十协定》

  • 16、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谋划的第一张蓝图,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C.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1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性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④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8、“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自由 B. 爱国 C. 平等 D. 博爱

  • 19、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20、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曾国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1956年,在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建成投产

    (2)1980年,我国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

    (4)1978年,在安徽   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拉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 22、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 2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______,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的统治,统一全国;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 24、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______,扩大侵略利益。

    (2)借口:“______事件”(英国)和“______事件”(法国)

    (3)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______年10月。

    (4)发动国:______;帮凶:俄、美。

    (5)经过: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和大沽炮台,逼近______

    (6)结果:

    ①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______,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______自由航行等。

    ②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______的合法化。

  • 2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1912年,_____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 27、____________年10月,英国炮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28、上海、北京是政治、文化、历史名城,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

    (1)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2)从1840年到1901年,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与北京相关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

    (3)1919年,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29、观察《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在图中方框内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中文名称。

    A.洪秀全在此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1853年,太平军攻占此地并定都

     

  • 30、战况:英军封锁________口后,北上攻陷浙江________,随后直趋________,威胁清政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谈判过程中,英军于________年初强占________岛。消息传到背景,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_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的________炮台。同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________________、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口________。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________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________。8月初,英军到达________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

    1)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

    2)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

  • 32、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35年发生,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全力纠正了什么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条革命道路。

    (4)中共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一结论可从1936年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中得到验证。

  • 33、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化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工业化起步”有何作用?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出现失误”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些重大失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曾经遭遇重大危机,毛泽东等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危机,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请举出两个)。“秋收暴动”后,中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红军“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产生怎样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