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 )
A. 毛泽东 B. 蒋介石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2、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面对湖北代表团的代表们,他再次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下列事件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中国粮食大丰收,人均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4、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洋水师学堂
D.清华大学
5、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以上内容强调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6、我们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八一建军节”有关的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三湾改编
7、2012年11月16日<长江日报>报道,110年前”汉阳造”钢轨至今还能在四川的铁路上正常使用,足以证明汉阳铁厂曾经的工业辉煌!如此成就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堂
D.张之洞
8、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为此进行了多次的土地关系调整。下列选项中哪一次改革彻底改变了土地性质: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百日维新”,颁布了许多新政策。其中,具有民主色彩的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商企业
C.废八股取士,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10、1999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519亿澳门元,博彩业“一业独大”。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4447亿澳门元,多元经济欣欣向荣,累计财政盈余达到5088亿元,外汇储备为1636亿元,较1999年分别增长193倍和6.2倍。澳门发展取得亮眼的成绩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澳门法制建设完善
C.澳门经济基础优越
D.“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11、历史课上庞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4条,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
C. 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
D. 洋务派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12、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修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由材料推知,促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3、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百度网站输入“1937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结果是
A. 日本军队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
B.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发动“兵谏”
C.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 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进攻,炮轰宛平城
14、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要多,虽然后者离我们更近。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政府敌视中国
B.中美之间相隔遥远
C.中国经济发展滞后
D.美国重视航天技术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C.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6、要考证近代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下列地方应选择( )
A. 广东虎门 B. 圆明园 C. 卢沟桥 D. 颐和园
17、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措施中,相同的内容是( )
A.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裁撤冗官冗员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8、1984年为香港问题举行的中英谈判,面对铁腕强势的撒切尔夫人,邓小平同志不慌不忙,口气却异常坚定。以下言论,最符合当时场景的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C.“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奠定的
A.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土地改革运动期间
20、创造新的诗歌题材——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 黄帝 B. 屈原 C. 扁鹊 D. 管仲
21、1953年中国提出的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太平天国运动领袖________。
(2)领导辛亥革命________。
(3)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__。
(4)指挥百团大战________。
23、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2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5、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_______ 的起义被称为“辛亥首义” 。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中共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_______。
26、____(地点)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地点)。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51年,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2)1961年,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________
(3)1971年,中国外交重大胜利的事件是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9、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日军企图: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_______。
31、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3、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请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4、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清王朝的命运由于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实实在在地结束了。就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辛亥革命已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
——郭世佑《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结局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材料二
(2)观察示意图,仿照示例,写出1912年至1919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示例: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达历史最高水平,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材料三
(3)观察历史图片,解读其中蕴含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