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第一幅的主题反映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这个事件是
A.虎门硝烟 B.金田起义 C.鸦片战争 D.火烧圆明园
2、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刘伯承 D. 贺龙
3、在维新变法的诸多措施中,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是( )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训练新式军队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开办新式学堂
4、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
B.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
C.武汉会战后广州武汉失陷
D.徐州会战后山东失陷
5、1926年,为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州国民政府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是( )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法运动
6、下列人物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徐锡麟
B.谭嗣同
C.杨锐
D.康广仁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吴起镇会师 C. 三大主力会师 D. 西安事变
8、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 土地政策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打土豪,分土地 |
全民族抗战时期 | 地主减租减息 |
解放战争时期 |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9、1949年,渡江战役之前,人民解放军向各国发出通告:“所有外国军舰必须于1949年4月20日前撤离长江,否则视为挑衅”。4月20日上午,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并向解放军开炮。人民解放军奋起还击,毙伤英军百余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是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发起点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彻底切断了国民党的军事外援
D.为打过长江去奠定了基础
10、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1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2、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 )
A.经济交往
B.政治统一
C.军事征服
D.民族交融
13、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实践经验,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片著作,在1930年1月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人民群众路线
C.党指挥枪路线
D.独立自主道路
14、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都失败的根本原因
A.清朝武器落后
B.统治者举棋不定
C.清朝闭关锁国
D.清政府腐朽落后
15、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人口的多少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6、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生产力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非公有制
D.增强企业活力
17、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①使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体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④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我国历史学者马振犊在评价七七事变的重要意义时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大地出现了全国性的且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性质的对日侵略抵抗,无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策略都全面抗战化。”据此可知,七七事变( )
A.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标志着日本侵华的开始
19、“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2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A.生产资料国有化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公私合营
D.建立人民公社
21、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曾经出现的两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_。
2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4、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25、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2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
28、巩固措施:中共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9、1950年中国方面以_______为司令员,率领_______军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
(3)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4)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
31、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请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2、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33、探究与运用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学习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表示:“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三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指出:“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以上材料均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邓小平的讲话成为中共哪一会议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请你写出:哪一城市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哪一城市既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也是1980年我国第一批兴办的经济特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之作”——邓小平理论在哪一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中的历史地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