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桂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宁汉合流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东北易帜

  • 2、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3、1982年10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式开始。经过24个月,22轮谈判,1984年9月,中英双方在中方政策基础上达成协议,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这反映了(       

    A.中英谈判过程艰难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中国洗刷百年耻辱

    D.“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 4、歌谣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时也能反映某个历史阶段的时期特征。下面两首歌谣应出现于(     

    大花生

    花生壳,圆又长,

    两头相隔十几丈,

    五百个人抬起来,

    我们坐上游东海。

    大白薯

    社里白薯长得大,

    人人见了笑哈哈。

    要问白薯多么大,

    火车才能拉动它。

    A.“一五”计划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 6、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土地改革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 7、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首战告捷,下列对它的意义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①解放了华北全境 ②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 ③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  ④解放了东北全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8、《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李四光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 9、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

    ③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在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 11、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1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A.《敬告青年》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4、20世纪30年代,据当时逃至天津的难民称,“前日下午由沈阳开出之北宁一0二次车”“车内拥挤不堪”“居民纷纷向关内迁移”。大批难民逃往关内是因为爆发了(  )

    A.辽沈战役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 15、19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哪国?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 16、下列关于国民革命历史作用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

    ①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③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④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17、一方面集中一切力量于中央,以应付与全国共同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又因地制宜以满足各州和地区的特别需要。与此相适应,在法律制度上一方面确立了联邦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保留了州法律体系。这描述的是(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 18、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方志敏 D.邓小平

  •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反杜林论》的出版

  • 20、“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

    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新文化运动中,______(人物)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中上第一部具有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北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的重要成果。

  • 23、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任军长。

  • 24、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 25、革命著作的出版和革命团体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   》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权”“民生”。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

     

  • 26、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7、前27年,___________建立罗马帝国。481年____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

  • 28、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____—1895年。

  • 29、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 30、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列举三例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 32、一些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42年8月在这里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里”指的是哪座城市?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1912年在这里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名称是?

    (2)1931年,日军炸断了一段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攻占了哪一座城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

    (3)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日军在这里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什么?

  • 33、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为主,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7%以上,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1999年至202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20201123日,贵州宣布该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经过2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超过193%。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健康养生、旅游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已接近6万公里,占全国比重40%左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地区走向了开放的“前沿”,为新时代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2020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2.95万亿元,是1999年的26倍。

    ——材料二、三摘编自《开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经济日报》20211025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建设与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的地理分布特点。如何评价“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一五计划实施期间(1953—1957),中国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2)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实行的政策。西部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加以概述(不得照抄原文)。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系列成就,体现了新时期怎样的发展理念?

    (3)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部大开发有何政治意义?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哪一方面的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新机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