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
A.思想一制度一器物
B.制度一器物一思想
C.思想一器物一制度
D.器物一制度一思想
2、清代皇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中被毁掉的。( )
A.鸦片战争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
C.甲午中日战争日本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4、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 )中提及的?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功举办于( )
A. 北京 B. 海南 c广州 D.上海
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近代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公车上书 D. 新文化运动
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烛香。”这反映了( )
A.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整治对话
C. 台湾当局实行高压政策 D.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8、下列建设成就的取得属于文革期间的是( )
A.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武汉钢铁基地
C.胜利油田建成
D.修建兰新铁路
9、下图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它发生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0、2004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式运营,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据此可知( )
A.信息技术发展稳定了物价
B.信息技术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数字化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D.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11、2021年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在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纪元。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五号
C.神州七号
D.神舟一号
1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其中最能体现三民主义核心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3、以下是小北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后设计的一套题。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戊戌变法
C.谭嗣同——武昌起义
D.李大钊——新文化运动
14、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辉煌----僵化----废除的过程,中国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15、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6、假如,你作为一名小记者要参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报道工作,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最合适 ( )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17、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这篇文章的发表
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无论对旧传统或是新事物,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唐朝的包容,造就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然而到了近代,这种心态却常被抛弃。”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这种心态被抛弃”这一观点的是( )
A.1859年洪仁玕编纂《资政新篇》
B.1894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1898年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D.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19、《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下列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D.外国人可到中国游历、传教
20、“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 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 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 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
(1)近代首先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2)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2、根据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史实填空
(1)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2)地主阶级反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4)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2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5、1942年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歌——
(2)1950年派兵侵略朝鲜的国家——
(3)香港、澳门是在哪一伟大构想下回归的——
(4)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9、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30、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江南提督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1894年,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奋勇杀敌,壮烈殉国。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名称。
(1)自强求富:名称
(2)变法图强:名称
(3)民主革命:名称
(4)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你能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民族团结)
(1)什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方针)
(2)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回归祖国)
(3)哪些地区已经顺利回归祖国?这些地区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九二共识)
(4)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共同努力)
(5)你认为中学生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哪些努力?
33、虎门销烟的意义。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指出材料一“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的事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工作队行动体现的历史事件。请依据材料指出农民群众从哪两个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