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A.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政治协会议的召开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3、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求”。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4、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5、《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大量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警世钟》 B. 《猛回头》 C.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 《文学革命论》
6、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解放日报》 B.《申报》 C.《大公报》 D.《国闻报》
7、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
A.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B.1958年人民公社的成立
C.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D.1956年中国八大的召开
8、在近代中国深重灾难的历史背景下,组织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A. 洪秀全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9、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孙中山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D.工人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10、19世纪70年代后,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有( )
①轿子 ②轮船 ③马车 ④火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辛亥革命爆发 C. 五四运动爆发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12、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平等
D.马克思主义
13、下图选自辛亥革命诗词。标题中缺失的部分是
A.萍浏醴
B.安庆
C.黄花岗
D.广西
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戊戌变法﹣﹣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我们跨越时空,来到1851年那个不平凡的年代,下列事件你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
①洪秀全称“天王”②定都天京③太平天国运动在金田村爆发 ④洪秀全在永安初步建立了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1937年底到 1938 年初, 日本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 30多万人的惨案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屠杀
C.济南惨案
D.海兰泡惨案
17、陈独秀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他所指的两位“先生”是 ( )
A. “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人 B. 新道德和新文学
C. 民主和科学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18、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1年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19、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1、______年,英美俄日等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______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2、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_____被迫进行长征。
24、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25、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6、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的事件是: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签订:
27、领导太平天国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人是_________。
28、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______。
29、_____年7月,_____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0、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各支近代化海军。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历程,历经坎坷。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时(年、月、日)?
(2)新中国的成立对国家和人民分别有什么历史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人民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保家卫国,新中国的成立后,我国对外进行了哪次军事行动?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哪次会议?
(7)我国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政策?
(8)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有何历史意义?
(2)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3)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地位如何?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在哪里?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什么?该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渍: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项条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