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
A. 谭嗣同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康有为
2、以下是某班同学搜集的反映历史的四部影片,若按影片主题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 《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林则徐》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3、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4、1997年建军节,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江泽民为一家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方是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秋收起义纪念馆
5、坐落在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座名人的雕像,其中一个是毛泽东,另外一位是 ( )
A. 林彪 B. 刘伯承 C. 彭德怀 D. 邓小平
6、抓关键词来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两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曾国藩
B.奕䜣
C.左宗棠
D.张之洞
7、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只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只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8、太平天国运动中,起义军与“洋枪队”之间发生了多次战斗,最终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B.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C.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D.放弃对清政府的革命斗争
9、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推翻清朝统治 D.复辟帝制
10、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A.追求民主的引路者
B.近代化开端拓荒者
C.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D.民主革命的首倡者
11、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2、1954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北京市这一举措顺应的社会发展潮流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全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3、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出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4、在同八国联军战斗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 左宝贵 B. 邓世昌 C. 聂士成 D. 曾国藩
1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材料中的“改造”完成于( )
A.1952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78年
16、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击八国联军战争
17、“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井冈山会师
C.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
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18、在郑州市中心,有一座二七纪念塔,纪念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下列有关这次罢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爆发于1923年2月
B.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C.遭到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D.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19、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齐齐哈尔率军与日军展开嫩江大桥之战的抗日将领是
A.杨靖宇
B.张学良
C.马占山
D.李宗仁
20、“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春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21、周恩来是著名的外交家,根据提示请写出他的有关外交成就和出席的重大会议。
(1)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提倡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
(2)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出席的会议: 。
(3)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 .
22、匹配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A.南昌起义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_____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_____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F.国民党一大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23、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
24、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1)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6、1992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___。
28、开始:______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9、“文化大革命”中先后粉碎了_______和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
30、填空题
(1)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______》 。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______ 。
(3)宣传维新变法成立的政治团体 ______ 。
(4)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______ 。
(5)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______ 。
(6)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 ______。
(7)“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______。
(8)“他”要做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______。
(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被迫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 ___________ 》。
(10) 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略中国的列强是 ______ 。
31、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的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和材料二中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相同之处。
(3)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