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下面这张照片见证了
A.新中国的成立
B.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C.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D.赢得了和平外部环境
2、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吕―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3、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4、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中国开埠通商 D. 领事裁判权
5、20世纪90年代,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发展,党和国家决定( )
A. 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B. 设置经济特区
C. 设置经济开放区 D. 开放沿海城市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授课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叶。大学分别在1200年和1215年获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官方认可。当时该大学
A.受到教会严格控制 B.必须向国王交赋税
C.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D.教师必须是神职人员
8、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同盟会 B. 华兴会 C. 兴中会 D. 光复会
9、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近代中国人民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新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在这条新路上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上文中“社会变革”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无理拒绝 B.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谓
12、他是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调赴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平时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光绪帝评价他:“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上述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光绪帝
C.李鸿章
D.邓世昌
1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势力
B.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C.使中国开始走富强道路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延安 C. 西安 D. 西柏坡
15、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按需分配
C.按人口分配土地,鼓励多生孩子多打粮食
D.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全国农民一起奔小康
16、19世纪70年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
A.左宗棠
B.张之洞
C.冯子材
D.刘铭传
17、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A.盛唐气象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20、香港媒体评价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天才创造”是指( )
A.实行包产到户
B.建立经济特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21、根据提示,完成相应题目。
(1)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1956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下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4、1990年,习近平曾创作一首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该词追思的“好官”是______。同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______。
25、《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中A处是沿海开放城市______,B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
26、列表总结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请填表:
时间 | 外交成就 | |
20世纪50年代 | 1949年 | 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__________ |
1954年 | _________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 |
1955年 | 印尼_________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 |
20世纪 70年代 | _____年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972年 | 中国与交战14年的宿敌________建立外交关系 | |
_____年 | 通过“跨过大洋的握手”和多次磋商,中美建交 | |
新时期 | 2001年 | __________成立,是我国睦邻友好政策的突出表现 |
_____年 |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2017年 | 首届__________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27、局势:战略进攻之后,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主力退守沈阳、___、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8、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图A胜利进军的是____________;保证图B取得完全胜利的是___________。
29、1856年,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0、影响: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________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1、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观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年代尺A处所指近代哪次侵华战争?哪一事件充当了列强此次侵华的借口?
(2)年代尺C处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此条约体现了列强侵华的何种新趋向?
(3)从侵华的直接动机考虑,年代尺D处侵华战争与以往列强侵华有何不同?战争结束后列强又是怎样来维持此种侵华动机?
(4)年代尺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而屈辱的背后又给中国人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启迪?
32、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商务印书馆的解说词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如果你来当商务印书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商务印书馆呢?
33、左宗棠为什么的迅速顺利地进军并收复新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月1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1954年,荣氏企业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在当时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中国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材料一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对此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在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的原因。1954年,荣氏企业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3)根据材料三,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发起了什么运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