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 )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黄花岗起义 ④护国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2、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A.

    B.

    C.

    D.

  • 3、“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 4、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农民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可见土地改革

    A.减轻了农民负担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D.让农民拥有了农具

  • 5、“长沙大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第三次会战胜利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材料表明长沙会战(     

    A.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B.促使美英政府放弃在华所有特权

    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扭转抗战局势,推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 6、在新中国的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工,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历史时期是(   )

    A.解放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     D.土地革命时期

     

  • 7、对如下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生于1997年

    ②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③是一国两制政策的再次成功实践

    ④使香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8、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 张、杨的爱国热忱

    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 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 9、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曾经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中苏关系恶化

  • 10、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约克镇胜利

  • 11、“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是因为 (       )

    ①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②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③广大人民群众、干部对“左”的错误的抵制

    ④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的错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与材料中人物相关的事件是

    (1)渡江战役(2)台儿庄战役(3)百团大战(4)抗美援朝战争

    A.(1)(2)

    B.(3)(4)

    C.(1)(3)

    D.(2)(4)

  • 13、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 1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15、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走上了殖民道路

    C.取得了民族独立

    D.成为了亚洲强国

  • 16、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 17、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 18、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A.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一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C.秋收起义一一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19、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认为拯救国家之路是:

    A. 反思中国文化,根本改造国民性

    B. 继续政治革命

    C. 实业救国

    D. 教育救国

  • 20、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这主要反映了铁路的修建

    A.废除了藏区的民族压迫政策

    B.使西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C.彻底改变了当地落后生产力水平

    D.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大庆油田、______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

  • 2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众多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工业领域,建立起____(城市)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川藏、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____、广东和福建等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统一协调指挥。 

  • 24、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的旗号。

  • 25、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___

  •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 27、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28、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29、(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相应的方框里

    A.《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B.虎门销烟的地点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 30、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中国政权所采取的三项措施。

  • 32、1931—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抗战取得了胜利。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14年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整个抗战中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最大的罪行是什么?

    (2)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次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的战役是八路军进行的什么战役?该战役的指挥者又是谁?

  • 33、(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2)参加国有多少个?掌握巴黎和会会议主导权的是那些国家?

    (3)这次会议后签订了哪份合约?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特首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的关注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是谁提出了这个创举?

    (2)香港是脱离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该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我国的香港岛?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的?

    (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