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
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
2、1971年10月26日,毛泽东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派一个代表去,让‘乔老爷’(乔冠华)当团长”。此次“乔老爷”的行程是( )
A.赴印度参加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第26届联大,行使合法权利
D.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3、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双百方针
D. “一国两制”构想
4、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5、目前,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2008年9月,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为航天员是
A. 杨利伟
B. 聂海胜
C. 费俊龙
D. 翟志刚
6、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他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建立北洋海军 D.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7、《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A.赔款2100万银元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8、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雅克萨之战
B.虎门销烟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9、这是一次壮阔的远征,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里的“远征”指( )
A.红军长征 B.平型关大捷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10、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土地革命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1、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役”的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抗美援朝
12、“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对于国家得到的是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现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公私合营
13、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时间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4、1992年,在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是
A. 达成九二共识
B. 制定八项主张
C. 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D. 两岸实现三通
15、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16、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下列场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
②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③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④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协商关税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7、“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是解放战争胜利的( )
A.根本原因
B.指导思想
C.人力物力保障
D.必然结果
1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林则徐--“民主共和”的践行者
B.邓世昌--“师夷长技”的倡导者
C.关天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
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
19、右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
A.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建立新式海军,设立海军衙门
21、1978年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2、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在____。
2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25、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6、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8、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9、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30、1912年(即民国________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已经树立起一个和平、守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何时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哪个国家建交后,我国的外交事业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新局面?
(3)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先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请你写出“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成立时发来贺电的西藏宗教领袖——
(2)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战斗英雄——
(3)“杂交水稻之父”——
(4)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 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该歌谣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请写出该事变的影响。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 公祭日,是为纪念在哪一事件中的死难者?
(3)中国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之久,请写出抗战取得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 |
(1)写出材料一中“自救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所创办的企业。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他的强国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1894年间的思想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