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推翻了封建制度

     

  •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图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悲壮场景。在这次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陈化成 C.邓世昌 D.丁汝昌

  • 3、2009年10月12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审公开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依提等6名被告人依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件说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B.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逐步法制化

    C. 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D. 民族区域自治区域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 4、有媒体披露,中国国产002型航母由上海江南造船建造。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是中国近代历史最悠久的造船企业。据此可知,该厂的建立可上溯到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

  • 5、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的人物是

    A.

    B.

    C.

    D.

  • 6、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 张之洞   B. 张謇   C. 荣宗敬   D. 范旭东

     

  • 7、下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高档用品消费的比重下降

    B.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下降

    C.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D.旅游教育消费的比重下降

  • 8、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首先付诸实践的是(     

    A.召开中共“一大”

    B.开展北伐战争

    C.爆发辛亥革命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 9、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五四运动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口号不包括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10、《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一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下列不属于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革命军》

    C.严复《天演论》

    D.陈天华《猛回头》

  • 11、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文中省略部分的内容应是

    A.北伐

    B.土地革命

    C.抗日

    D.人民解放

  • 12、小明到某地旅游,特地到黄花岗烈士碑前悼念英雄。这些英雄牺牲在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 13、《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词,由“革命风暴席卷全球,牛鬼蛇神一片惊慌”改为“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这一变化体现(     

    A.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毛泽东思想”

    C.由“两个凡是”方针转向“实事求是”

    D.由重工业发展为主转向轻工业发展为主

  • 14、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就像“满弓待发之箭”:“弓”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最为恰当的应该是

    A.深圳

    B.重庆

    C.海南

    D.上海浦东

  • 15、袁世凯接受的大部分“二十一条”是下列哪个国家提出的(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 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7、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请问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6世纪早期

    B.公元前6世纪晚期

    C.公元前5世纪早期

    D.公元前5世纪晚期

  • 18、( )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9、漫画往往会映射一定的时事。下图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A.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B.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C.面临列强瓜分危机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 20、“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夫,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关税是一国主权的象征,造成以上情况发生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 22、观察图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方框内______

     

    图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A.五四运动爆发地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在地

     

  • 23、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 ______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______ 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以身作则,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_

    (2)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______

    (3)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5)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______

     

  •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 26、揭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28、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是___

  •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______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

  • 30、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城邦_____以民主政治文明天下。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哪个国家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2)香港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指导下收回的?

    (3)中国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恢复对香港恢复主权的?

    (4)香港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5)香港回归有什么启示?

  • 32、1)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哪些?

    2)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说:“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回顾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1)哪个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在八七会议上通过了什么的总方针?

    (2)在党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会议,哪场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军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中共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中共对国民党进行了哪三场战争?哪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4)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件?这一文件于哪一年被通过?这一文件的通过具有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这一法律文献最早是由什么机构审议通过的?

    (3)材料二中,这一法律文献的审议通过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