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迅速波及各个大中城市,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公务人员甚至农民都以不同方式参与或支持反帝爱国运动。这说明五四爱国运动( )
A.斗争深入彻底
B.群众基础广泛
C.取得初步胜利
D.国际影响深远
2、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直捣国民党统治区,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孟良崮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3、下图是《英国割占香港地区过程示意图》。最早被英国侵占的地区是:
A.A
B.B
C.C
D.D
4、“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看见天旗号,洪福就来到。”从这些民谣中,我们想起
A.洪秀全 B.李大钊
C.邓世昌 D.杨靖宇
5、1912年2月12日,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 )
A.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B.清帝下诏退位
C.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6、1954年国庆节当天,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兴高采烈地通过天安门。宪法得到人民拥护,是由于它
A.反映了人民意志
B.颁布于政协会议
C.消灭了剥削阶级
D.巩固了人民政权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38年3月底到月初,日军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此“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8、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最可能记于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9、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崛起并被重用,湘军的首领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0、下表是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的拍卖清单(部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这些拍卖品的来源是( )
日期 | 拍卖行 | 拍卖品描述 |
1861年7月 | 佳士得 |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
1862年6月 | 佳士得 | 来自圆明园的珐琅制品,其中“一个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
1864年7月 | 佳士得 | 36件标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
A.合法通商贸易所得
B.侵华战争劫掠所得
C.清政府战败赔偿所得
D.友好访问获赠的国礼
11、21世纪的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服饰是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②“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食品
③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④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邓小平曾说:“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
A.多层次
B.全方位
C.宽领域
D.阶段性
13、红军长征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
C.吴起镇胜利会师
D.遵义会议召开
1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聂耳
15、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的是(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16、“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以上言论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7、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8、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海军提督丁汝昌曾接到李鸿章的电文:“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这一命令直接导致清军( )
A.黄海海战失利
B.丧失黄海制海权
C.北洋舰队覆没
D.丢失九连城等地
20、下图为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
A. 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 发表《庶民的胜利》等论文,歌颂十月革命
C. 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 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21、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3、____年,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4、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
25、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________”代替“________”,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________地区。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27、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某校中学生用诗歌和时间轴的方式将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进行了梳理。
※诗歌节选
A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B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C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D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填时间)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填诗歌序号)
⑥____________ (填战争影响)
⑦____________(填战争名称) ⑧_____________ (填条约名称)
28、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9、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从________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0、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________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____________的团体;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向____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31、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几个?
(2)根据《马关条约》,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割让给日本?
(3)对比《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哪里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有何重要意义?
(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崇尚民主,珍爱和平。全国抗战胜利后,为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因为她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伟大胜利。你认为这场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6)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4、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对于构建历史解释具有重要价值。
【实物史料--见证历史】
材料一:
(1)图片反映了当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此方案中对民众最具有吸引力的是什么?
【文献史料--印证历史】
材料二: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近代化)是无效的。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这一革命于1911年爆发。……(革命派)所建立的制度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早期革命理论中提出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谈谈你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口述史料--回忆历史】
材料三:口述人:袁建芳
口述内容:“我爷爷(袁文才)于1928年5月当选为工农兵政府主席,负责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分田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当时很多领导人都到农村去协助当地分田。到20世纪30年代,在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宣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以任何干涉,又过了10年,我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宣传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从此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都掌握在我们农民手中,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3)根据口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文才生活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什么?依据材料袁建芳所说的20世纪30年代土地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在街上看到的大纲是哪个文件?此文件的落实对解放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书报史料】
材料四人民日报:…民以食为天,而耕地是食物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二十大报告再一次重申“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使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中共20大报告节选
(4)依据材料回答:为保护耕地应守住的红线是什么?你认为这对我们的乡村振兴有何现实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