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后来,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丢失以下城市先后顺序为
①北平
②武汉
③南京
④长沙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④③①
4、祖国大陆获得了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华民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5、抗战胜利前夕,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6、下图所示事件,研究主题是( )
1.伟大的历史转折 2.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3.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 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A.新生政权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7、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
A.华尔 B.瓦德西 C.希摩尔 D.克林德
8、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是( )
A.邱少云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结论的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
C.国共双方在重庆签署“双十协定”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英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1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2、从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民生”问题是每年人大代表都关心的问题,“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是谁最早提出“民生”主张的吗?(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毛泽东 D.邓小平
14、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名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在经过了15年的歧视待遇之后,终于有了享受与其他成员同等待遇的权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是指中国( )
A.创办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反帝爱国运动 B. 一场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7、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 国际主义精神 B. 科学创新精神
C. 民主法制精神 D. 爱国主义精神
18、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9、下列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日等10多种文字的是 ( )
A. 《红岩》 B. 《林海雪原》 C. 《青春之歌》 D. 《保卫延安》
20、右图中的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
21、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2、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23、_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______的完成。
25、北伐战争期间,有一支军队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以辉煌的战绩被誉为“铁军”,它的指挥官是___________。
26、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
27、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8、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29、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30、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该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宪法规定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1968年10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大量伪证的情况下被开除出党,次年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共和国主席遭到残酷迫害说明了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和组织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2、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
(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
(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3、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和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最终如何破裂?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隋唐文化成就辉煌,尤其是唐朝文学,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兼容并蓄,吸收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而且很多都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
(1)材料一中,唐太宗时期,虚心纳谏,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内容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3)材材二描绘的是唐朝进入的哪一鼎盛时期?是在谁的统治时期出现的?哪一事件标志他的统治由盛转衰?
(4)材料三中“尤其是唐朝文学”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其中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吗?请举出其中两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