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丽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对下列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崛起

    B.美国称霸

    C.法国革命

    D.日本改革

  • 2、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形成了欧洲大陆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是

    A.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

    B.意大利、德意志和西班牙

    C.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D.德意志、法兰西和西班牙

  • 3、1924年,孙中山主持创建了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这座学校是

    A.福州船政局 B.黄埔军校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 4、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的首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请问此战役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万家岭大捷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 5、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

    A. 嘉兴南湖游船   B. 八一建军节   C. 革命摇篮井冈山   D. 中共七大会场

     

  • 6、在井冈山根据地期间,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坚持改革开放

  • 7、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全面开放所有食品市场定价

    B.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C.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 8、下图是1983年我国发行的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此说明我国(  

    A.尝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已经形成证券交易市场

    C.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

    D.正在实行按劳分配

  • 9、中国人民在哪一年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带来了中国伟大的转折

    A. 1956

    B. 1976

    C. 1977

    D. 1978

  • 10、《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宋教仁遇刺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 11、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 12、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经济特区政策的肯定。在这之后,我国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C.迅速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D.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 13、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黄花岗起义

    D.创立中华民国

  • 14、今年4月,习近平广西之行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当时总书记鲜明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A.开展土地改革

    B.进行西部大开发

    C.设立经济特区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材料中的促使“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长征组歌》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它由十首歌曲组成,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下列歌曲中属于《长征组歌》的是

    A.《秋收起义歌》

    B.《四渡赤水出奇兵》

    C.《新四军军歌》

    D.《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 17、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下列能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时代呼声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扶清灭洋

  • 1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性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④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提倡

    A.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 D.开启了新文化运动

  • 20、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 朱德

    B. 叶挺

    C. 贺龙

    D. 彭德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曾发表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2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3、1924年1月,_________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24、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5、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后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1901年,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内容是_________

  • 26、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的壮大,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锤炼。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应的革命历史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战略转移是________

    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__

    ④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是________

  • 27、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8、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9、近代化探索。

  • 30、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2、下图的人物是谁?列举与他同时期的两位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时代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33、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条约的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论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