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邯郸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 2、1898年,英国抢占的“租借地”是( )

    A.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即所谓“新界”

    B. 香港岛

    C. 香港地区

    D. 九龙司地方一区

     

  • 3、宣传画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如图宣传画出现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开国大典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5、“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场变革最早开始于(     

    A.农业

    B.工业

    C.城市

    D.商业

  • 6、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里的孔家店是指( )

    A.专制

    B.旧文学

    C.愚昧

    D.封建儒家思想

  • 7、“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C.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 8、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 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一位干部前往河南兰考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当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指的是(     

    A.焦裕禄

    B.袁隆平

    C.王进喜

    D.邓稼先

  • 1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赞颂了晚清收复新疆的湘籍名人,他是

    A.曾国藩 B.关天培 C.左宗棠 D.左宝贵

  • 1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大的不同点是:

    A.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B.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C.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同

    D.失败的直接原因不同

  • 12、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校

    C.筹建新式海军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13、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民兵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14、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其指挥者是:

    A林彪

    B.彭德怀

    C.李宗仁

    D.蒋介石

     

  • 15、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当时中共中央(       

    A.提出了“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 16、历史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到“遵义会议必须看成为一次政治会议而非一场军事会议”。下列对遵义会议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了“左”倾错误在中央产生的影响

    ②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7、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A. 火烧圆明园

    B. 谭嗣同殉难

    C. “公车上书”

    D. 八国联军侵华

  • 18、南京临时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法令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平均地权

    B.推翻清政府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 19、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 20、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农业合作社化

    B.人民公社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集体经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

  • 22、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 2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

  • 24、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25、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鲁迅的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 2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7、在屈辱的近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步履蹒跚地发展着,根据提示写出有关内容.

    (1)影片《 》是我国在国际电影节上第一部获奖影片.

    (2)郭沫若创造历史剧《 》表达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愤怒和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3) 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制碱行业的垄断.

    (4)步入近代,新的 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 28、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_____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 3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三位伟人

    三大理论

    三次巨变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使中国人过来了。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使中国人起来了。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使中国人起来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概括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

    (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这个通知所说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完成活动。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什么事件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中共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学开创了哪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哪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会议在中共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第一次理论飞跃诞生了什么理论,中共哪一会议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则被称为“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

    ——习近平讲话节选

    (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个会议中提出来的?农村改革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哪次党代会后改革加快了步伐?

    (3)改革开放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谁给予了解答?

    (4)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理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针民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在10年中,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

      (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针民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在10年中,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

      (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最后实现了怎样的目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