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A.要坚持“两个凡是”方针

    B.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方针、政策

    C.创办经济特区,与国际接轨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2、电影《甲午风云》中,长镜头展现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官兵英勇抗击日军,最后壮烈殉国的场景。此场景的拍摄地位于图

    A.A

    B.B

    C.C

    D.D

  • 3、下列事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红军强渡大渡河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四渡赤水

    D.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B.魏源的《海国图志》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5、下列关于虎门销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

    B.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 6、“铁人”王进喜是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石油工业

    D.航天工业

  • 7、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立场大致相同的报纸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直报》

    1895年

    天津

    《时务报》

    1896年

    上海

    《国闻报》

    1897年

    天津

    《湘学报》

    1897年

    长沙

    《知新报》

    1897年

    澳门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革命共和

    D.民主科学

  • 8、开国大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阅兵式,下列有关本次阅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聂荣臻任检阅司令员

    B. 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乐声中,以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

    C. 朱德任阅兵总指挥

    D. 这次检阅没有人民空军的身影

  •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下列人物中,被称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是(     

    A.   

    B.   

    C.   

    D.   

  • 1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出现了旨在“自强”“求富”的运动。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②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④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的民族资本家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卢作孚

  • 12、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巨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在这里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

    ①海战战况的激烈 ②清廷派人议和 ③台湾被迫割让 ④维新运动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晚清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由此分析张謇认为挽救国家命运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改革教育 B.解放思想 C.增强军事 D.发展实业

  • 14、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 15、3月,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 16、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

    A. 继承与发展

    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C. 对立与统一

    D. 三民主义是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升华、完善和补充

  • 17、626日是国际禁毒日,联合国设立这一节日以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近代中国领导人民禁烟的民族英雄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 18、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农民 C.实行减租减息 D.发展生产

  • 19、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再次严正要求“恢复叶挺自由,继续任新四军军长”,“交还皖南新四军全部人枪”。上述谈话针对的是(     

    A.皖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七七事变

  • 20、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代表杨洁篪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洋务运动期间,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

  • 22、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 23、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后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

  •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 25、《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了_______岛。《马关条约》中,中国又被迫割让了______岛。

  • 26、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______

  • 27、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各支近代化海军。

  • 28、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________

    (3)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 29、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____,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加深。

  • 3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侵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哪个历史事件?举出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间抵抗日军侵略的抗日队伍一例?

    (2)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御侮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举出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

    (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5)从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哪些精神?

  • 32、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

  • 33、

    (1)此人是  

    (2)掀起 运动;中共一大时,党的中央局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固歼敌人。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敌人重点进攻的是哪些地方?解放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主要采用了什么战术?

    (2)材料三毛泽东说能够打败蒋介石,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